鱼象鱼 发表于 2018-7-11 15:36

0711鱼象鱼说【今日高僧】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7-11 16:49 编辑

捐建200多所学校的田家炳先生去世了!他用一生成就菩提之道


  今天下午,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

  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

  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

  于今天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下午,这位老人的百度百科,

  页面已经悄然改为黑白。

  以此纪念这位终生为慈善付出的老人。

  田家炳1919年出生,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

  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

  逐步奠定了香港“皮革大王”的地位。

  他出身客家世裔,是一位香港企业家和慈善家。

  幼承庭训,敦品励学,淡泊名利,不求闻达。

  数十年致力公益,

  捐助教育、医疗、与其他利国生民的慈善事业,

  贡献良多,惠泽社群,诚为当世楷模,社会表率。

  田家炳不是一名佛教徒,

  甚至不相信拜了佛祖就能受到保佑,

  但是他在人生的道路上,

  却一步步成就了自己的菩提之道



  布

  施

  印光法师说,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使人人各秉诚心,各尽孝弟,各行慈善,

  矜孤恤寡,救难怜贫,戒杀放生,吃素念佛。

  则人以善感,天以福应。自然雨顺风调,民康物阜。

  而时和年丰,人乐其业。加以慈和仁让,相习成风。

  纵有一二愚顽,亦当化为良善。

  田家炳认为,慈善不一定就是钱,是心

  他慈善事业是从香港开始的。

  在自己的孩子还睡着拥挤的上下铺时,

  田家炳就开始关心别人孩子的生活。

  1979年,田家炳最初的慈善捐款投到了家乡大埔县,

  修马路,建桥梁,建第一所田家炳中学。

  到现在,北至黑龙江省,西到西藏新疆,

  除了北京市内,每个省份都星罗棋布着田家炳中学、小学、书院……



  节

  俭

  佛陀将节俭视为清净身心的法门。

  佛陀证悟后,一直劝诫弟子不要贪慕富贵奢华,

  让他们穿粪扫衣、食千家饭,

  为了将节俭的优良传统落实到实际的修行之中,

  佛陀还提出,凡是修行佛法的佛弟子们,

  在进食当中要心存五种观想,即“食存五观”——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从“食存五观”的内容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佛陀是非常注重勤俭节约的。

  佛教中的高僧大德皆是奉行勤俭节约传统的榜样。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虚云大师、太虚大师、弘一大师等,

  也都是奉行勤俭节约传统的榜样。

  虚云和尚时常开示弟子:“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

  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田家炳获得有“吝啬”的美名:

  他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

  儿女婚嫁一切从简;

  自己80岁大寿也不摆酒;

  一双鞋穿了10年,袜子补了又补;

  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

  无论出差去哪里,无论下榻如何高级的酒店,都是用自己带的肥皂。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中国当代高僧大德净慧长老说,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

  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

  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

  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好的结果。

  田家炳是这样践行自己的人生的:

  慈善”其实与身份、地位和财产无关,

  人人都可以做好事,只要你存好心,当好人,

  处处都可以做好事。人要愿意吃亏,

  不斤斤计较,能够吃亏,与人交往起来反而让人很放心。



  尽管田家炳不信佛

  但是他说,值得他一辈子佩服和学习的人很多,

  其中有一位叫庄世平。

  2002年,已经92岁的高龄的庄世平

  创办了香港佛教文化产业

  他说,佛教是很好的,它提倡和谐,

  对人的精神有好的净化作用,

  弘扬佛教,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

  以至整个世界,以佛教的精神,

  让世界人民,走向和平和谐的路。

  大家有善良慈悲的爱心,

  对世界是很有作用、很有好处的。

  所以我想这个时候来提倡比任何时候更重要、更需要。

  田家炳先生走了,

  正在因为在他的一生中,

  坚持慈善、节俭、肯吃亏的行为,

  不仅让他的慈善越做越大,

  更让他获得了整个社会的认可。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

  1996年英国女皇亲自在白金汉宫授予其M.B.E勋章;

  数十所大学院校授予其荣誉博士、院士、教授等荣衔;

  国内70余市授予其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

  田家炳先生走了,

  但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

  却是永远的。

  编辑丨 明月   责编丨法祥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7-11 16:48

阿弥陀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711鱼象鱼说【今日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