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8-6-21 12:05

0621鱼象鱼说【今日节气】夏至 |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夏至 |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腾讯网(北京) | 2018 年 6 月 21 日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荷花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荷叶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鹿角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
蝉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祭祀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消夏避暑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扇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夏至养身
注重“养心”
《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茶生姜进补
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生姜清淡饮食
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果蔬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6-21 12:05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8-6-21 12:32

夏至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14:45

夏天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621鱼象鱼说【今日节气】夏至 |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