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0

【节气】今天是夏至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6-21 04:40 编辑

@香官愚叟 @三弄里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 @天中华姐 @青岛腊梅 @DLW @大自然郝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合肥冬泳 @@邺风洹波、快活鱼@快乐海洋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冬笑 @四元柱@韩水冬泳@天池水怪@冬晨泳@滴水穿石 @青岛梭鱼 @洪499683166   @QD八大关   @探索冬泳123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公元前七世https://gss3.bdstatic.com/7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6d8810f10ef431adb8d2443b7b37ac0f/8cb1cb1349540923026b961d9058d109b3de4957.jpg

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上,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昼范围最广的一天。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https://gss3.bdstatic.com/-P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9dd26d5c3187e9504617f46e2039531b/91ef76c6a7efce1bb6c4aa55a451f3deb58f6545.jpg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0

气候特点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暴雨天气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https://gss1.bdstatic.com/-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s%3D220/sign=615a40d2d31b0ef468e89f5cedc551a1/cefc1e178a82b9018f08cbcf728da9773812efa1.jpg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高温天气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0

夏至养生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在这里,还要向大家隆重推荐一种食材——生姜。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另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夏季万物生长,阳极阴生,心旺肾衰,因此,适量进补对男子性功能的保护和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以上讲的是从饮食上注意养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0

夏至须知:夏至之后天气炎热、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我们常常会有身处蒸箱的感觉,身体往往疲乏而粘腻。在这个时候,未冷藏的饭菜及切开的瓜果容易腐烂变质、蚊虫繁殖迅速、肠道传播的病菌也容易滋生,急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剩饭菜、尽量少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夏至阳盛,暑湿困阻,多数人会食欲不振、身体困重,因此夏至之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适当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茼蒿、芥兰、菊花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消暑食物,另外,要避免食物过咸、过甜。这里推荐一种食材——生姜,我们民间一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吃姜不仅能够健脾开胃、化湿止呕,还可以防止夏季过食生冷以后造成的胃满、胃痛,食用生姜有利于平衡夏季体内的阴气,也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夏至之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伴随着汗液,人体会流失大量的水分、电解质,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注重水分及电解质的摄入。平时生活中可以根据家庭成员体质的情况煮些绿豆汤、酸梅汤、赤小豆薏仁汤、陈皮赤小豆汤、竹叶薄荷茶、荷叶汤、生脉汤(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汤品饮用,可以达到清热养阴、祛暑敛汗的目的。此时补水要以多次、少量、慢饮为法,以避免短时间摄入大量的水,增加身体内脏器的负担。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阳气在夏至日这一天强盛到极点,夏至过后,盛极必衰,阳极阴生,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所以这时的生活起居一方面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又要适应阴气始生于下的变化,以保证阴气的顺利上升。由于夏至炎热,人体出汗多,汗孔张大、腠理开泄,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同时夏至已经伏阴在内,所以乘凉、冷饮、吹空调都要适当;要注意预防中暑、避免长时间日晒;锻炼也应选在早晚进行,而且不宜过分剧烈;要使用温水沐浴,不仅可以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还可以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夏至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往往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的情况,从而发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带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与夏季属火,五脏对应心有关,所以夏至之后要注重养心,要适当的增加静坐冥想的时间,同时要注重自我的精神调节,做到“心静自然凉”,保持心平气和,不暴怒,不过度劳累。《养生论》有云:“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0

 夏至养生三忌  万物随着天地阴阳的转变调整着自身。人作为万物之一,也该在阴阳交替的重要日子,调整好自己。  1.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加上喜咸,咸味引茶入肾,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腹泻、阳痿、痛经等。  2.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  3.忌夜卧贪凉  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所以要尤为注意,切莫贪凉。

DLW 发表于 2018-6-21 04:46



顺应天时,养生健身。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8

DLW 发表于 2018-6-21 04:46
顺应天时,养生健身。

谢谢老朋友DLW第一时间关注,点评:):handshake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6-21 08:23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0
 夏至养生三忌  万物随着天地阴阳的转变调整着自身。人作为万物之一,也该在阴阳交替的重要日子,调整好 ...

夏至时节注意养生

冬晨泳 发表于 2018-6-21 08:27

夏至时节注意养生。

山苗 发表于 2018-6-21 11:14

看邹哥的帖长见识!:victory::lol

今来 发表于 2018-6-21 11:17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04:40
 夏至养生三忌  万物随着天地阴阳的转变调整着自身。人作为万物之一,也该在阴阳交替的重要日子,调整好 ...

夏天过半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8-6-21 12:17

夏至以后莫贪凉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14:06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6-21 08:23
夏至时节注意养生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14:06

冬晨泳 发表于 2018-6-21 08:27
夏至时节注意养生。

谢谢老朋友冬晨泳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14:07

山苗 发表于 2018-6-21 11:14
看邹哥的帖长见识!

谢谢老朋友山苗长老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14:07

今来 发表于 2018-6-21 11:17
夏天过半

谢谢老朋友今来兄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14:08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8-6-21 12:17
夏至以后莫贪凉

谢谢老朋友小鱼儿外婆关注,点评:)

精灵企鹅 发表于 2018-6-21 14:38

:victory::victory: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8-6-21 16:25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6-21 14:06
谢谢老朋友杆哥关注,点评

不客气:handshake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8-6-21 17:26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节气】今天是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