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万里,雄关十三:长城十三关指的是哪十三 关呢?
长城万里,雄关十三:长城十三关指的是哪十三
关呢?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世界十大奇迹之一,昔日虎踞龙盘的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保境安民的军事性工程,今日长城首要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世界性的旅游景点供人们揽胜怀古。
长城十三关指的是哪十三关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19 编辑
第一关 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这里遂成为了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21 编辑
第二关 黄崖关
长城十万里,独数黄崖关。黄崖关长城景区位于天津市蓟县最北端30公里处的东山上,初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22 编辑
第三关 居庸关
居庸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北京昌平区内,得名始于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24 编辑
第四关 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城东为万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一向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近以浮图隘口为门户,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26 编辑
第五关:倒马关
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村,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年间,与居庸关、紫荆关合成为内三关。倒马关城东门、西门已在修公路时拆毁,北门亦在早年被拆,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可辨外侧为青砖包砌,内侧为卵石砌筑,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27 编辑
第六关:平型关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明正德年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周围900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29 编辑
第七关:偏头关
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年间修筑,明朝时,偏头关既是晋北门户,也是晋北与内蒙古互市的通商口。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30 编辑
第八关:雁门关
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32 编辑
第九关:娘子关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井陉县西口。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34 编辑
第十关:杀虎口关
位于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晋北山地与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区,也是从内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转下太行山所必经的地段,明时称杀胡口。明朝时蒙古贵族南侵长城,多次以此口为突破点。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37 编辑
第十一关:嘉峪关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38 编辑
第十二关:阳关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17 15:40 编辑
第十三关:玉门关
说起玉门关 ,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