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诛九族时,为何不选择逃跑?
本帖最后由 山水游 于 2018-5-10 15:16 编辑古人被诛九族时,为何不选择逃跑?
在古代所有刑罚中,最重的一条莫过于诛杀九族,一人犯罪,九个家族的人都要跟着一起倒霉,要是一些达官贵人被诛九族,往往都是上百口的人,场面十分壮大。不过能犯下诛灭九族之罪的,一般都是谋反叛乱之类的罪名。
在古代,诛杀的九族包括自己一家,姑母一家,已经结婚的姐妹和外甥一家,还有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一家,还有自己>他*的爸爸一家,还有>他*的爸爸的妻子一家,以及>他*的爸爸的妻子的姐妹的一家和岳父一家以及岳母的娘家。
听起来非常拗口,但总之,牵涉太广了,一个人被杀所有跟你有关的人都要被杀。既然如此,那么有没有可能被牵连的人选择逃跑呢?
答案是基本不可能的,原因有三:
1,朝廷的信息封锁以及高效率
古代信息闭塞,一般情况下,有人在外面犯了罪家里人都不知道,等知道的时候官府已经找上门了。所以像诛九族这样的大罪,朝廷对于消息的封锁更是十分严密了,而且底下办事的人自然也会对这件事十分上心,毕竟办不好自己轻则丢官,重则丢了性命,办事效率一般都会比平时高上好几倍。
2,抱有侥幸心理
古代虽然罪及家人,但是还是会有人对这样的事情抱着侥幸心理的,可能会免于一死,最多也就是牢狱之灾或者被流放,在某些朝代有过规定,年龄未满16岁和年龄大于80岁的人是免于死刑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被诛杀,但是却有可能被流放边疆,大都命运也比较凄凉。
3,乡土情结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
先说乡土情结,在古代,古人讲究一个“落叶归根”,尤其是年龄大的人,对乡土更加重视,有的人甚至是宁愿死去也不愿意离开故乡,所以有一部分人即使是提前知道了,自己将会获死罪,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离开,宁愿死也要死在故乡。
这里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是指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皇帝的,自己不管跑到哪里都是会被抓到的,所以逃跑在他们看来是徒劳的,再说了,古代官府对人口流动控制十分严格,一旦有陌生人到了一个地方,首先就会引起官府的注意,所以即使离开了故乡,想去另一个地方生存还是比较困难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