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鱼象鱼说【今日美文】静听晨曦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5-8 17:53 编辑静听晨曦
来源:释寂然法师
晨起,洗漱、披衣,默诵一页心经后,趺坐在43层高楼的落地窗前。
远山云水渐渐明亮,整座城市渲染在风轻雾薄中,太阳升起,我也挺直腰板,轻眯上眼,静听晨曦来临,云中传来鸽哨声。
此时,与我对坐的是,心念微细,时光透明。
街上已经有了稀落的人影。
环卫工人节奏从容地清理着马路。
畅快的路上,驶着第一班公交车。
勤劳的主妇拎着菜篮去早市。
地铁准备开出遥远的始发站。
第一根油条已经炸好正在沥油。
晨跑的人刚拐过习惯的第一个路口。
遛狗的倒被狗牵着如在梦游。
城市清晨,我在高楼,凭窗坐看一天之始的风景,这一切平常又清澈、满足而踏实,让我已经僵硬蛰伏一整夜的身心渐渐活络起来,感觉生命力正在被唤醒······早起的人都是忠实于自己生命的人,而忠于的回报,就是只有在清晨早起才能享受到的这一份别致而精细的幸福。
最近,我喜欢上了在清晨或落日时分,赤脚薄衫坐在落地窗下阳光暖流的地板上,捧一杯绿茶在胸怀间,一边望着脚下城市繁忙,一边望着天上白云苍狗,心情会变得平静而从容,实在是比一个人在暗室里坐禅,更愉悦又清新。
而寓居在彷如出离于这座城市的高楼上,让人会有一种遗世孤立的冥想或是隐居世外的幻觉,天上白云悠游,杯中绿茶清润,“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诗画面直接地浮现在心。
提起“云在青天水在瓶”,字句里含藏一段缘起:
《宋高僧传》记载,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请惟俨禅师下山进城供养,均被拒绝,这一日,李翱亲自上山登门造访:
(李翱)初见,俨(惟俨)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守在此。’
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见面不似闻名。’
俨乃呼,翱应唯,曰:‘太守何贵耳贱目?’
翱拱手谢之,问曰:‘何谓道邪?’
俨指天指净瓶,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翱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据说,李翱当时即提笔写了诗,“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句本是惟俨应机所言,被李翱化入诗中: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李翱问道,禅师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答之,示以本地风光,意为缘起如是,如真如实,本来没有什么虚妄分别臆想思量的,故而李翱能于当时即“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又据说,李翱此次得到惟俨禅师的点化,终于悟尽了自己一生的来路与去向,下山后即卸甲归田,从此隐居山林,闲云野鹤。
青天上,净瓶里,皆是水。
同样是水,在天上、在瓶中本同一族,可是形态境遇一异,“随缘自显现”,当下缘起差别,同是一物便也不同,此中的“缘”,便主宰了这滴水的面貌。
因此般若经说一切法无相,盖若有定相时,天上云便永恒是云,瓶中水亦永恒是水,正由于世间一切显现都是相对,相对的又必然随缘,是故无常,无常所以不定,随缘而定。
人生的际遇亦如是,无常而已,但愿不愿随缘,或必然的随缘后,心中如何的顺逆不平,就显现出另一番人生的境地了。
清晨起床,跏趺静坐,任时光消逝、云水聚散,我该侧耳倾听的是自己的真实人生,问自己:
何为道邪?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可天云瓶水,是自己愿意随缘如是的那个答案吗?
本文选自沙门寂然,微信公众号“和佛陀一起去私奔”(elopewithbuddha)
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