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8-4-13 16:26

0413鱼象鱼说【菩提花叶】为啥遇到烂人的,总是我?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8-4-13 17:29 编辑



为啥遇到烂人的,总是我? 来源:海潮音编辑部


在时间已经碎片化的今天,许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记得读《The Secret秘密》那天,候机、延误,从起飞到降落,整整花了十二个小时,也难得有了一分清净,读完了这本书。


书中说,人的心念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生命中的一切好坏,都是我们过去现在行为、言语和思想的总和吸引来的。


吸引力是一种“能量”,万物都是被同频的能量相吸。你发出什么样的频率,就会吸引什么样频率的人、事、物来到自己的身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什么就来什么,越怕什么就越发生什么。


听起来好玄乎啊——想什么就有什么,不就跟去庙里拜拜祈求菩萨给平安、给富贵一样吗?难道只要想一想就会心想事成?这也太简单了吧!


不过书里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些吸引是怎么产生的,就用了宇宙的“能量”这种宽泛的解释。但是,让我们尝试用最近抖音上很红的一个梗来印证下:


胖子是如何炼成的?


很多胖子在抖音发视频,说自己之所以成为一个胖子,是因为当年还是瘦子的时候,身边朋友告诉自己,吃吧吃吧,反正你又吃不胖。就如同我一样,我脑子里有了这个念头,于是就开始放纵——吃垃圾食品,吃宵夜,大吃大喝,还不运动......


某一天,我在试衣时,突然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到,这是什么鬼?我怎么那么胖了?但回想,这个胖,是突然发生的吗?不是的,它是慢慢发展而来的,是一步步被我的心念感召而来的——由念头产生了行动,然后养成了习惯,最终生出了结果。


上面说的大家深有体会(深恶痛绝)的变胖,是心念的感召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结果。那么,人与人之间呢?感召也能起作用吗?来看一个很有名的“爱情匹配”实验:


恋爱真有“门当户对”


实验人员找来一百位大学生,男女各半。然后制作一百张卡片,写上从1到100共计一百个数字。50张单数卡片给男生,50张双数卡片给女生。在他们看不见的情况下,将卡片贴在各自背上。规则很简单:男女配对,争取让两人背上的数字总和最大,就能获得相应的奖金。


不知道自己的数字,但能看到别人的数字,在这种情况下,该采用什么策略呢?“当然是赶紧找分数高的啦,先下手为强!”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于是,99分、100分的男女身边围着各种“狂蜂浪蝶”……


分数高的也不傻啊,虽然不知道自己多少分,但看到这么多人围着,当然就明白自己分不低。于是,对他们来说,最佳策略是“强强联合”,跟同样被热捧的异性搭配。就这样,大多数男女都找到跟自己分数差不多的另一半。


现实和实验很像,虽然每个人都想去拓展“高大上”的人脉,想“嫁入豪门”,但最终,你的有效社交圈取决于你的真实水平。提升自己,才是正道。


感召都是自己惹的“祸”


曾经有朋友问我,人为什么要善良?善良不是会被欺负吗?但是就像上面的实验一样,这个世间有个很简单的事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良的人会很自然去避开邪恶的人,善良的人会感召到同样善良的人在一起。因此佛陀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以此类推,你现在的所有结果,莫不是在之前的某个时候,你的内心就开始感召着它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念头,互相吸引。于是,你出一张牌,我出一张牌,人生的牌局就这么组起来了。


所以啊,我们就明了:在人生的某个时点,你的每一个念头都会是一个“因”,这个念头在,自然就启动了感召,“果”自然而然就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点显化出来。


慢慢地,无数的果构成了你现在拥有的生活。为什么佛教强调“身(行为)、口(语言)、意(念头)”的修行,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种下好的因。


很多人跟我抱怨的时候,我就喜欢跟他们聊聊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要让人生的烦恼和不如意不再发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想想,你脑海里是什么在感召着它们,然后去改变、去转念。感召这些坏结果的力量就会逐渐消失。


其实,人生真的没什么秘密,也怨不得谁,因为一切都是你自己惹出来的。都是你的锅,甩不了。


感召,在佛教中可以理解为“因果报应”,是指由于业力的作用而导致的果报。“感”是业力,包括善业和恶业。这种业力有一股力量,能够吸引相应的人事物,也就是“召”。因此,佛教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也可以自己改变。






师父说


身边的朋友都是自己感召的,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圈子,这便是交友的原则。


                              —— 学诚法师






---欢迎关注“觉社”微信公众号----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4-13 17:29

身边的朋友都是自己感召的,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圈子,这便是交友的原则。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413鱼象鱼说【菩提花叶】为啥遇到烂人的,总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