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游 发表于 2018-3-8 14:52

妇女节丨13个汉字,探寻女子生命的轮转

本帖最后由 山水游 于 2018-3-8 14:53 编辑

妇女节丨13个汉字,探寻女子生命的轮转

大道知行 2018-03-08



“女”字,是一根穿越历史的绳索,串联起古与今、你与我。今日妇女节,让我们从这个简单的汉字入手,沿着汉字演化的脚步,去探寻女子生命的轮转。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72/641



清·恽冰《蒲塘秋艳图轴》。恽冰,清代著名女画家。中国画史上出现的女性画家极少,恽冰便是女画家中较突出的一位,她的作品多以写生花卉为主,用笔细腻含蓄,赋色秀丽明快,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情感。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50/641



“女”是象形字,《说文解字》将“女”解释为“妇人也”。从字形来看,这个字有着跨越远古而来的温婉气息,像女子两手相交,娴静而坐。让人不禁想起“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娇羞”。
虽然现在女人是所有女性的统称,但是在古代,若研读如下记载:
“女二十而嫁。”——《周礼•地官•媒氏》
“实则在父母家曰女,亲迎时亦曰女,在婿家未庙见亦曰女,既庙见始曰妇。”
——《癸巳类稿释士补仪礼篇名义》清·俞正燮
以上便能看出,“女”在以前特指未婚的女子,女子嫁为人妻,并到夫家宗庙祭告祖先之后,则称作“妇”。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51/641



现在,人们每日劳作,希望自己事业好,家庭好,很多人用一生去追逐一个“好”字,却忽视了“好”这个字本真的美,“好”其实是女子美丽的容颜。
《说文解字》说“好”是“美也,从女,从子”。
段玉裁对其注解为:“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 所以,“好”本来指的是女子貌美。
《战国策•赵策三》:“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其中的“好”便是貌美,是说鬼侯有个女儿长得漂亮,便被献给了纣王。
也有人认为,“好”字体现了古代对女子的态度。女性承担着繁衍子孙后代的重任,在小篆字形里,“好”字左边是个女子,右边是个孩子,所以“好”也暗指女人生子为好。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70/641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48/64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的姑娘,转眼间便开始谈婚论嫁。
《孟子•滕文公下》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古代女子的人生,自媒妁起,开始转折。
男女之间,第一步是“妁”。
《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酌也,斟酌二姓也。从女勺声。”
“妁”是考虑两个人合不合适相伴一生。
第二步是“娉”。“娉,问也”,即问名,男方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现在这个字由“聘”字代替。
第三步是“媒”。
《说文解字》说:“媒,谋也,谋合二姓。”
段玉裁注解为“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媒”就是撮合两个人结为连理。“媒”也从本义引申出“媒介”的意思,表示使双方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52/641



有了媒妁之言,便择一良辰吉日,在鞭炮的喧闹里,身穿红色嫁衣,出嫁。
“嫁”字字面意思很简单:
《说文解字》:“嫁,女适人也。”
《尔雅•释诂》:“嫁,往也。”
“嫁”字,“嫁”的是女人的一生,一个女,拥有了一个新的家。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古代女子讲究三从四德,女子嫁入夫家,从此夫家便是自己的家。
“娶”,《说文解字》解释为“取妇也”,即“取彼之女,为我之妇也”。也有人认为,“娶”中上边为“取”,以手抢夺女子,“娶”反映着很久以前抢婚的习俗。
嫁娶之间,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愿世间有情人均能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56/641



古代新郎手里的红绸像月老的红线,牵着盖头下娇羞的姑娘,步入婚姻的殿堂。“婚”,《说文解字》解释为“妇家也”。
为何这个字右边是“昏”呢?难道真的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是因为昏了头才结婚,所以为“婚”?这种说法权当一乐即可。
《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古代男子会在昏时迎接女子,所谓“昏时”大约是晚上六七点左右。
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刻?只是为了方便刚好吃晚间酒席吗?当然不是。
古人认为男子属阳,女子属阴,昏时阳气往而阴气来,恰巧是男子迎娶女子的合适时辰。
“姻”是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妇人因夫而成,所以称为“姻”。在古代,“姻”也指夫婿的父亲,并泛指由婚姻而结成的亲戚,孔颖达就说过“姻是外亲之总名”。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53/641



踏过婚姻的殿堂,便成为家中正妻。
古人有妻有妾,妻妾有别,其不同的身份地位在字中也有体现。
“妻”,《说文解字》中为“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 “妻”字在甲骨文中是个女子的形象,最上方飘飘的长发边是个手。有人认为这个字描绘的是有女仆在给妻梳头,表示了妻子的地位与名分。
“妾”,《说文解字》解释为“有罪女子”,字形像头上带有罪人记号的下跪女人。其本义是女奴,身份卑贱。上古时期,人们会把战俘当奴隶使用,并在头上刺字,女子成奴,常被奴隶主占为己有。这便是妾。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49/641



嫁为人妻,孕育生命。“孕”字,“褢子也”,也就是怀胎的意思。在字形中,“孕”是位承载生命的妇人,肚子在一天天对孩子的期盼里日益隆起,小小的生命,安然睡在母亲肚子里。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55/641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女性拥有了世界上最沉甸甸的名字——母亲。
“母”字体现着先民造字的简约与精准。《说文解字》说:“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在字形上,依旧是一个女子,只是“母”字比“女”字多了两点,那是>他*的乳房,体现着母亲喂养孩子的天职。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93163954/641



孩子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顶天立地,闯荡世界,曾经那个俏丽的女子、温婉的妻子、温柔的母亲,此刻却花白了头发,成为老妪,或者说“媪”。
“媪”,《说文解字》解释为“女老偁也”,即女子老后的通称。《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这里的“媼”是赵太后。天下父母疼爱子女,即使贵为太后,她在送燕后出嫁时,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为她嫁到远方而伤心。
“媪”字里,承载着女子逝去的年华,也有一份对子女深沉的爱意。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8-3-8 16:08

看帖长知识了。: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妇女节丨13个汉字,探寻女子生命的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