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鱼象鱼说【新闻背景】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11-18 14:59 编辑人民网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举动为何“太帅了”?
这两天,习近平总书记“挪椅子,扶老人,坐身边”的一连串动作持续刷屏,让网友们直呼“太帅了”。透过镜头,人们看到了尊长敬贤的情怀,也看到了以黄旭华、黄大发为代表的全国道德模范风采。这不是简单的“你请我让”,而是一种直击人心的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从哪来?平凡人做不凡事,用个人行动诠释时代价值。就像科学家黄旭华,“蒸发”30年,用算盘算出关键数据,研制出我国核潜艇的核心技术,93岁高龄的他依旧照常工作;像黄大发,36年只干一件事,为让全村人喝上水而绝壁凿渠,一条渠改变一方水土,也改变一地历史。这种精神叫作黄旭华,也叫作黄大发,让人充满希望、充满信仰。 从算盘的声响中,我们能听到一个科学家孜孜以求,为了科技强国的远大梦想;从凿头的挥动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老党员追求理想,为群众谋幸福的不凡实践。那么,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让座”中能看出什么呢?这一让,既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精神品质的高歌;既是对贤者的谦和,也是对精神模范的感佩。之于黄旭华、黄大发,之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让座”,网友们感受最深的恐怕也是一种精神力量——让出的座,何尝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垂范表率的精神高地? 没错,精神力量是可以传递的。你看,黄旭华和黄大发不正是因为一种从理想到行动、从信念到现实的精神魅力而感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吗?你看,习近平总书记扶着两位老人坐下的举动,不也感动了万千人吗?或许你此前不认识谁是黄旭华、谁是黄大发,更不知道他们的事迹,也许就从此刻开始,一种特殊的精神感召正在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启发人、熏陶人、引领人。精神模范的价值当如此,精神力量的气质应如是。 伟大还是平庸,个人可以选择,群体可以改变。而如何成就伟大、如何超越平庸,不仅要靠部分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托举。面对奉献,有些人会觉得是个人的事,即便感动也只是一时的眼泪;面对榜样,有些人会觉得遥不可及,就算心向往之也是“言胜于行”;面对伟大,很多人会觉得难以触及,纵使在前方矗立着高尚也只是路过而已……现实是复杂的,但不能改变对高尚与善美的不懈追求。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对于建设精神文明、对于追赶道德模范、对于善待凡人善举,从来都无须犹豫、无须徘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超越物质生活,中国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突出,这就是我们的新时代,是需要精神滋养的新时代。只有人人都向黄旭华、黄大年等道德模范学习,只有人人效仿习近平总书记的“让座举动”,丰富物质生活、提升精神文明才会“双丰收”,人们的美好生活也更可期。
需要精神滋养的新时代:victory: 领袖风范!:victory: 习主席国人的楷模
强大的祖国必须有一个英明领导掌舵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