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9-30 18:05 编辑人到底有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这个问题不是用“因果”就能解决的。为什么呢?我所受的是果,那么这个因是谁造的呢?还是自己前世造的。再从根源上看,是由意业而起,再由身口两业造作而成的。可是,这个意是自主的不被外境影响的,还是被外境挟持而生的呢?只有存在一个完全不被外在环境所影响的“意”存在,才可以说存在一个“自由意志”。自由意志的有无是西方哲学重要的问题,但在佛教里,看这个问题的眼光要站得高很多。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可能会比较好理解。
比如现在很流行VR,你带上眼镜,开一个VR电影,开始看一场电影,而根据里面的情节而产生了喜怒哀乐等各种心,这些心念当然也是基于全息电影这个幻影而起的。
那么假如问:人有没有自由意志。就是相当于在问,能不能拥有不受这部电影影响的独立的心。
外境也好,命运也好,好比是这个VR电影,你身临其中,产生的所有想法、观感、喜怒哀乐以及一连串的后续的心理活动(意志,其实就是唯识讲的心识)都是跟外境一起成立的(这就是六尘缘影的意思)。两者是一起才能成立的,如果要消除,也要一起才能消除。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在你的世界里,自然会出现了一个耍刀的老炮(境)、缘这个老炮而起的意念(心)。假如你把电影开了之后,没有带上眼镜、耳塞,只是把他们放到桌上,那么在你的世界里、观感里,就既没有一个耍刀的老炮,也没有对它产生的喜欢或者厌恶。境和心是需要一起成立的。
一个人问有没有自由意志,其实就是在问,一个人在看VR电影的时候能不能有一个不被这部电影影响的喜怒哀乐。说有说没有都不对,为什么呢?再来剖析一下。
以电影为例,你看电影时、沉浸在电影时,电影就是你的全世界,你所产生的所有意志都是源于这部电影。那么设想一下,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电影,你身处其中、沉浸其中,你的所有生老病死、工作生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身家性命全都只是这场真人秀的一部分而已。那么身处在其中的你,以及你依赖这个虚幻世界所产生的所有意志,怎么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可言呢?只是被这个幻象挟持之下产生的心理投射。那么也就是说,只要这部电影是“真的”,你就没有办法出戏。你所产生的所有意识都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可是,当知道所看的一切都是幻相、是“假的”的时候,源于这个幻想引起的虚幻的悲伤、高兴等等所有情绪也就随之淡泊甚至消失了。就像楚门知道自己生活在幻象里的时候,自然就对这个幻象里的一切淡漠死心了。
之后呢,认识到外境虚妄了之后,就能产生真正的自由意志吗?《楚门的世界》里楚门会,因为他知道这个幻象之外仍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可是假如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呢?连外面的世界也一样是真人秀是幻象呢?
当全部的外境是虚幻的时候,与之对应所产生的心就也不是真实的,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境与心是只能一起成立的,那么如果本来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境存在的话,那么与之对应而产生的心就不会是真实的。如果世界都是不存在的,那怎么会还存在一个“自由意志”呢?好比两个搭在一起立起来的木板,一块倒了另一块会还立着吗?
明白吗?也就是说“自由意志”这个命题本身即是空集。如果外境是真实存在的,无法存在一个完全不被影响的“自由意志”;反之,如果外境不会是真实存在的,那就连“意识”都无法真实成立的,也跟外境一样只是一个幻象。无论“自由”或者“不自由”的意志,都只是一个幻象,根本不真实存在。
嗯,我明白这个不太好理解,而且会产生很多的误解,没办法,得出这个结论需要完整地理解佛教的教理,略掉这一中间过程,不太容易明白我以上说的这些。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我列举一些:
1、你凭什么说世界是虚幻的?我看得见摸得着,虚妄个X啊。
2、你说心是没有的,可我现在想骂你的心实实在在啊。
3、谁说外境和心要一起成立,别在这妖言惑众。
……
总之很多啦。
我没办法一一回答,因为这些问题都是相当于中级教理会梳理和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懂得这一部分原理,我真没办法越过来解释我一上所说的答案为什么是合理的。我也真没时间把佛教从初级到中级的教理在这里打字讲解一遍。只能请有兴趣的朋友自己阅读和思考为什么了。我推荐《慧灯之光》系列,很棒。
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看电影都知道电影是虚假的,那么世界到底是真的还是幻相呢?小乘佛教讲电影是真的,但由这部电影所产生的心是假的。大乘佛教则讲,电影和跟这部电影所起的一切心,全部都是假的。
大乘佛教的法门都是在这个原理之上来运作的,只是各有各的侧重和方法。
这篇文章只是稍微接近唯识一系的答案,为什么只选这个角度来写,因为以唯识的角度来回答是普遍比较能接受的,如果换中观系或者如来藏系的角度来回答,要更烧脑。又或者会产生更多的误解。
拜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