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04:40

加拿大华裔少年征战全运会,看中西体育教育的最大差距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9-25 04:40 编辑

@香官愚叟 @三弄里 @乐载黄河故道 @山苗 @天中华姐 @青岛腊梅 @DLW @大自然郝 @尘埃落定 @蓝色海湾 @崔大嘴 @山水游@牛弟的阿哥 @一片山水 @wan老兵新传 @小鱼儿外婆 @沈阳天路 @岸上人 @威海杆哥 @今来 @铁锚 @合肥冬泳 @@邺风洹波、快活鱼@快乐海洋 @精灵企鹅 @大道致简 @冬笑 @四元柱@韩水冬泳@天池水怪@冬晨泳@滴水穿石

余腾渤,2001年2月22日出生于北京,现就读于北京鼎石学校,加拿大Richmond Rapids游泳俱乐部成员,主攻短距离游泳,主项为自由泳和蛙泳。全国男子高中组50米自由泳和男子高中组50米蛙泳双料冠军,加拿大全国锦标赛15岁组冠军。已入选加拿大国家游泳队预备队。本届全运会他报名参加了男子100米蛙泳、100米自由泳和50米自由泳三项赛事。加拿大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游泳冠军余腾渤“游”进了中国第十三届全运会的泳道里。邀请海外华人、华侨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是本届全运会的一大创举,来自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8名运动员应邀来到天津参加马术、射击、田径、游泳4个项目的比赛。余腾渤的父亲余宁则看到了这项“向世界敞开大门”的改革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全世界华人华侨运动员带来的不仅是高水平的竞技能力,更是来自全世界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他们像一阵春风,吹向中国体育改革这艘巨轮。余腾渤的游泳生涯始于国内,10岁到加拿大读书,4年后他连续两年拿下加拿大全国青少年锦标赛50米自由泳冠军;2016年干脆包揽15岁年龄组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及50米蛙泳3项冠军。因为带着儿子四处南征北战,余宁对国内外不同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深的感悟。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04:40

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国内外对体育和教育理解有所不同。“不得不承认,国内的体育和教育的融合度并不十分理想”,儿子在国内参加游泳训练时,余宁必须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如何才能兼顾学业和训练。“好的体育教练在体育系统,而好的文化课老师在教育系统”。对体育和教育的不同理解,直接反映在对有体育天赋的学生的称谓上,在国内他们被叫做“体育特长生”,而在北美国家,被称为“学生运动员”。余宁认为用‘学生运动员’这个定义更加准确。这意味着,这个群体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运动员仅仅是人生中某个阶段的角色, “如果仅仅把体育看成是‘特长’,就把它简单化了,其背后的教育功能对人生成长非常重要。”在国内,很多人认为体育就是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却完全忽视了体育的教育功能。作为一位父亲,余宁不遗余力地培养儿子,希望他成为一名卓越的游泳运动员,但他看重的却不仅仅是在竞技场上摘金夺银,而是体育带来的精神力量。在北美的学校里,体育承载了更大的教育功能,这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企及的,“比如教会孩子公平竞争,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团队合作等等。”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04:40

余宁观察到的另一个差异是,国内普遍缺乏高水平赛事,青少年选手参加比赛的机会很少。这背后反映的实际是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举国体制”不断引发争议,有人批评说“ 与其花大钱去培养少数人拿金牌,不如把钱花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上”。余宁说,余腾渤在北美训练,月月都有游泳比赛,每季度都有大型赛事,“以赛代练是国外训练一个最大的特点”。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美国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很大功劳要归功于在校大学生的付出。据统计,美国各高校运动员占美国队队员人数近8成。根据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官方网站的统计,美国全部121枚奥运奖牌的获得者大部分都是来自美国78所高校的学生,美国高校几乎就是奥运冠军的摇篮。游泳在美国大学中相当普及,全美几乎所有大学都有游泳俱乐部。各种各样的比赛,培养出基数庞大的运动员队伍,最终通过不断地比赛,公平选拔出最顶尖的选手。“这不同于中国精英式的培养模式,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中光游泳运动员就有5万人,而中国专业游泳运动员也就1000人”,余宁认为,庞大的运动员人口最终成就了美国称霸世界泳坛。美国高校间会举行各种联盟赛事,每个运动员都在为自己所在校队在积分榜上的排名而拼搏,每个人都有努力的目标和价值。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04:40

学业和训练,在高校并不应该是分裂的。以余腾渤为例,他原本要在2019年上大学,美国高校会提前一年发给他录取通知书,如果他需要备战奥运会,可以申请一年gap year(间隔年),即推迟一年入学。“这种录取模式,在美国是惯例。”作为一名家长,余宁欣慰地看到这一届全运会的巨大变化——全民全运,“这会让越来越多家长看到体育的价值,愿意让孩子去参与体育锻炼。”无论是向海外华人华侨高水平运动员敞开怀抱,还是引入19项群众比赛项目,本届全运会确实表达了撬动中国体育改革的决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体育改革的深水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青训始终是我们的短板,运动员人口基数还是太少,如何能选出更多的人才?”余宁建议,在青训上应该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更大限度地开放高校资源,欢迎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全运会请华人华侨运动员来参赛,余宁认为其意义不亚于当年中国启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的“千人计划”,“像改革开放一样,这一次吸引全世界华人华侨回来,对中国体育最重要的或许就是体育思想的交融。”余宁认为这一举措将推动中国体育教育改革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山苗 发表于 2017-9-25 08:36

还是有很大差距!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7-9-25 08:59


好!开放眼界,更好发展。

精灵企鹅 发表于 2017-9-25 09:59

:victory::victory:

今来 发表于 2017-9-25 10:11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04:40
学业和训练,在高校并不应该是分裂的。以余腾渤为例,他原本要在2019年上大学,美国高校会提前一年发给他录 ...

全面发展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15:00

山苗 发表于 2017-9-25 08:36
还是有很大差距!

谢谢老朋友山苗长老第一时间关注,点评:handshake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15:01

精灵企鹅 发表于 2017-9-25 09:59


谢谢老朋友精灵企鹅关注:handshake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15:01

今来 发表于 2017-9-25 10:11
全面发展

谢谢老朋友今来兄关注,点评:handshake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5 15:02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7-9-25 08:59
好!开放眼界,更好发展。

谢谢老朋友海湾大哥关注,点评:handshake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7-9-25 16:49





七彩阳光 发表于 2017-9-25 18:57

好帅呀:P:victory: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7-9-25 19:53

:victory::victory::victory: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6 04:16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7-9-25 16:49


谢谢老朋友小鱼儿外婆关注,点评:victory: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6 04:17

七彩阳光 发表于 2017-9-25 18:57
好帅呀

谢谢老朋友七彩阳光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9-26 04:17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7-9-25 19:53


谢谢老朋友天路版主关注:)

冬晨泳 发表于 2017-9-26 18:36

:victory::victory:

岸上人 发表于 2017-9-26 22:27

       一样的人,不同的国度培养出不一样的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加拿大华裔少年征战全运会,看中西体育教育的最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