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鱼象鱼说【菩提花叶】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8-6 17:48 编辑佛陀也会骂人吗?
如果,大家都是真正的佛弟子,那么不论是教导者,还是被教导者,不管是说柔软语,还是说苦切语,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佛法上相互增上,一起进步。千万不要为世俗的人情世故所干扰,不要随顺自己的习气毛病,时时把修学上的进步当做第一要务,就好啦。我们知道,佛陀是福慧圆满的圣者,一切身口意业都是随智慧而行,没有过失。但是,有人却会质疑说,不对啊,你看经典里面的记载,佛陀也会骂人的啊,佛陀曾经责骂一些比丘为“狂愚人”,还曾经骂提婆达多是“狂人、死人、嗽唾人。”佛陀这不是也骂人吗?怎么能说佛陀的言行没有过失呢?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还会有人问这么傻的问题吗?哎,还真的就有人问了,而且,在《大智度论》里面,龙树菩萨还专门回答了这个问题。
龙树菩萨咋说的呢?首先,龙树菩萨告诉我们说,有一种话呢,叫做“苦切语”,啥叫“苦切语”呢?就是态度上很迫切很严厉,但是可能会让人不太喜欢接受,让人有点不舒服的话。
然后呢,龙树菩萨说,这个“苦切语”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垢心瞋骂”,就是说,虽然你说的话是在教育别人,但是呢,自己心不清净,嗔心很重,你对别人的责骂很大程度是在宣泄你的嗔心;还有一种呢,是“怜愍众生,欲教化故”,这个时候说的话可能也会很严厉很迫切,让人很不舒服,但只是出于对他人的怜悯和帮助,自己是没有嗔心的。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d4064831441e4e7baacbe04f416c7d8420170805163335.jpeg 龙树菩萨说,证得圣果的圣弟子们都不会有嗔心垢心了,何况佛陀呢?佛陀对众生只有悲悯之心,只有教化之言,而且佛陀遍知众生根性,有的众生可以用“柔软语”来鼓励赞美,有的众生则需要以“苦切语”来严厉教导,才会真正入道。这就好比宝马良驹见鞭影就能奔驰,而愚钝的驴子必须狠狠抽打才会上路。也好比身上长疮了,有的可以用药膏抹一抹就行,有的必须用刀子挑开,把里面的烂肉给剜出来。
所以呢,龙树菩萨继续告诉我们说,如果佛陀有时候以“苦切语”来呵责弟子,我们不应该去怀疑,说佛陀怎么也会心不清净啊,佛陀怎么也会有嗔心恶心啊,佛陀怎么也会说这么难听的话来骂人啊?不应该有这样的怀疑,佛陀的恶心、嗔心早就断除了,只是以深切的悲悯之心来教化众生而已,就像慈悲的父亲教导自己的孩子,即使有时候疾言厉色,也是为了孩子能够成长进步,怎么会是嗔心恶心呢?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659d94b317c42e0a61a11c03c5d8cd120170805163336.jpeg 我们都读过《金刚经》,在《金刚经》中曾经说到,佛陀在久远劫前,做忍辱仙人,被一个凶恶的国王割截耳、鼻、手、足,都没有生起任何的嗔心,没有说任何粗恶的言语,心里只有悲悯之心,而且发愿以后要度此恶国王。龙树菩萨说,佛陀那个时候尚未得道,都没有嗔心恶心,何况现在佛陀已经圆证菩提得无上道了呢?我们怎么能因为佛陀以“苦切语”教化众生,就怀疑佛陀有嗔心恶心呢?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听好话,社会上很多人好像也提倡教育孩子要多鼓励,少责骂,这好像已经成了比较主流的观念了。很多居士到寺院里,跟出家人接触,也是习惯了听赞叹的话,偶尔听到几句呵责的言辞,就会说,你看你看,你个出家人,起嗔心了吧?
如果,大家都是真正的佛弟子,那么不论是教导者,还是被教导者,不管是说柔软语,还是说苦切语,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佛法上相互增上,一起进步。千万不要为世俗的人情世故所干扰,不要随顺自己的习气毛病,时时把修学上的进步当做第一要务,就好啦
拜读! 学习。:) 分享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