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文化:10个耳熟能详的俗语,竟被误传了千年!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7-3-30 04:43 编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衍生出来的俗语更是多不胜数。随着时间的推演,有些俗语被人们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导致越来越难以追溯他们的本来面目。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10个耳熟能详的俗语,到底被误传了多少吧!

无毒不丈夫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7-3-30 20:05

学习了:victory:

铁锚 发表于 2017-3-30 20:15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无奸不商原是“无商不尖”,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 ...

:):victory: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7-3-30 21:03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handshake:handshake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7-3-30 07:54

学习了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语录,很多是孔子个人的经验之谈,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备受今人非议:怎么能将女同胞跟小人相提并论呢?纯粹性别歧视。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误读孔子。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小人,而是指体力劳动者,具体说,指“下人”,家仆;也有说“小人”指的是“小孩儿”。“女子”也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妻妾。“难养”的养不是抚养的养,是侍候、将就、相处的意思。


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侍候难相处,是说的家庭问题,夫妻之间,主仆之间,亲近了呢,他们会端架子;疏远了呢,又会有怨言。这不过是孔子个人的经验之谈,没有什么微言大义。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今湖北省保康县荆山)。这句俗语典出《韩非子·和氏》: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一块含有宝玉的青石,献给楚王却被误认为只是普通石头。这块青石就是后来名传千古的和氏璧。此语用来比喻见识浅陋,缺乏识别事物的能力。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那诗词君就真接受无能了!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身体的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内容,以屁来喻,也将就吧!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7-3-30 04:43

无奸不商原是“无商不尖”,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山水游 发表于 2017-3-30 05:40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无所得 发表于 2017-3-30 07:06

学习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7-3-30 07:44

学习了,谢谢!

山苗 发表于 2017-3-30 08:14

香官愚叟 发表于 2017-3-30 09:09

    学习了。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7-3-30 10:13

一字之差,误传千年!

2009Begin 发表于 2017-3-30 10:1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7-3-30 10:58

发明这些成语者没想到后世人能把现实对号入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10个耳熟能详的俗语,竟被误传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