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秋的话语……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8-25 04:38 编辑文/ 李博成《说文解字》说:“处,止也。”作为立秋后的第一个节气,处暑代表了炎热暑气到这时停止了。也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处暑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告别炎热,迎接收获古人观察到此时节主要有三种自然现象:其一,鹰开始捕猎鸟类,“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其二,“天地始肃”,万物开始有凋零的迹象。其三,“禾乃登”,农作物成熟,到了收获的季节。
农作物成熟,到了收获的季节处暑期间最明显的气象变化是昼夜温差较大。农谚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正是因为昼暖夜凉的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所以庄稼成熟较快。再者,我国北方地区此时雨季即将结束,率先开始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而南方地区则仍然会感受到“秋老虎”的余威。
从这里开始尽一切可能“收藏”在养生方面,道医学认为,“秋冬养阴。”秋冬时节大自然处于收藏状态(性质属阴),“天地始肃”,人体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尽一切可能“收藏”。饮食调养以益肾养肝,润肺养胃为主,选择一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为宜。如冬瓜、山药、白扁豆、芡实、莲子、百合、黑芝麻、海带、兔肉等。下面介绍一道百合粥。处暑“养阴”百合粥生百合30克,适量蜂蜜。用切碎的生百合浸泡在适量蜂蜜中,使百合充分浸泡透备用。煮粥,在将起锅时放入浸泡后的百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蜂蜜可以润肺养肺。此道粥有润肺养阴、养胃健中的功效,能够有效防止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百合粥
入秋适度“秋冻”民谚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入秋后,气温不会骤降,而受“秋老虎”影响,有时气温还会忽然升高,使人感觉酷热难耐。所以古人流传下“秋冻”的养生之道,这样可以提高人体抗寒能力,增强呼吸系统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有慢性病的患者或体质差的人应避免“秋冻”,同时“秋冻”也要适可而止,切忌盲目挨冻,尤其晚上休息更是要盖好被褥,避免感染风寒。
避免气温过高时室外活动,锻炼以“不累”为标准
动作宜缓慢 锻炼不能“累”老年人在这种季节变换时期犹要注意。在饮食方面营养要跟上,每天喝点牛奶,吃一个鸡蛋,适量的鱼及瘦肉。保证良好睡眠,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避免气温过高时在室外活动,锻炼以“不累”为标准,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另外起床动作宜缓慢,做到“三个半分钟”:起床前伸个懒腰在床上坐半分钟,床沿坐半分钟,下床站立半分钟,然后再洗漱。最后提醒大家,处暑后太阳紫外线辐射指数较大,不要因为天气凉快了就忽视防晒,以防被“秋老虎”伤了皮肤。
生活小常识:victory: 秋的话语讲得好,学习了。
:handshake:victory: :victory::victory: 两广珠江流域地区起码要到十月份才会感到秋的到来 :victory::victory:
小鱼儿外婆 发表于 2016-8-25 14: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深海06 发表于 2016-8-25 1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朋友关注:)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8-25 1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两广珠江流域地区起码要到十月份才会感到秋的到来
南北差异!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handshake 透心凉 发表于 2016-8-25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朋友关注:)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6-8-25 09: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朋友关注:)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6-8-25 0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秋的话语讲得好,学习了。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8-25 07: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生活小常识
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6-8-25 0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朋友天路版主第一时间关注,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