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6-21 16:21

玄学论坛0621


#济群法语# 如何面对福报?一、不沉迷于福报。二、不让福报成为不善心行的助缘。三、不要只做福报的消费者。四、要惜福。五、多做善事,播种福田,让福报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菩提资粮。

逆子是怎么养成的?O网页链接
……居士问:那怎么就能让儿子变好呢?
清净说:回到家向公婆磕头认错,沉痛忏悔,从此作个孝顺媳妇,恶因改变了,儿子就改变了。
居士说:我婆婆为人毛病很多,很难相处,我没法向她认错。
清净说:那也可以。现在你儿子惹你伤心烦恼,你放心,他会得报应的,他的儿子也会如此对他,他儿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也会如此,以此类推,你们家族可能因为你的行为要代代出逆子。
居士紧张了:有这么严重吗?
清净说:你既然相信因果,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会不会这样。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收起全文d

两位仁波切谈电影O网页链接
祈竹活佛说:
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投入其中,全神贯注,甚至因受到剧情牵引情绪而大哭大笑。但想想电影是什么?不外乎红、蓝及绿色的变幻光束投射于白布上,再配上些声音而已,却令观众信以为真,把剧情发展视作最重要的大事。
同样的,生命中之苦与乐也不过只是一系列的变幻景况,维持并不太久,只是当事人困在局中,才感到是天大的事情而已。我们当然要尽生命中的责任,却毋需过于介怀成果;生命,也不外乎是另一场电影而已!收起全文d

今日教言
幸福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满足,在心上安立。既然幸福在我们心中,它就并不遥远,只待用心去感悟。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幸福一味寄托在外物上,那即使奔波了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得到,反而让自己与幸福越来越远。
O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的弘法平台。主要传...

不论你伤害谁,从长远来看,都会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凡是你对别人做的,就是对自己做的;你让他人经历什么,有一天也将自己经历。这是历来智者们的教诲。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以势相交,势败则倾;
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以情相交,情断则伤;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身为主管者,是领导的中心,除了爱护部属、员工以外,也要健全自己,例如:包容的心胸、承担的勇气、决断的智慧、主动的精神、不看轻后学、不推卸责任、不疑心猜忌、不争相领导等。以此为行事准则,必能获得大众的拥护。

有一种东西,不仅能夺去我们当下所享的安宁,更能窃取我们往昔所积的福德。这就是嗔恨心,最难防的“家贼”。

一個人能夠相信「吃素是慈悲的」,很難。我們很幸運能夠聽聞佛法,又能夠念佛,又會吃素,甚至還會點燈,施食、做煙供,我們太有福報了。但是偉大必與孤獨同在的。但是諸佛菩薩永遠在我們背後,三寶憶念、諸天擁護,你不會覺得孤獨的。 —海濤法師2016.06.18英國 愛丁堡 L秒拍视频 .

慈悲的心和行為,是最好的美容、最勝的保建、最靈驗的保佑。A compassionate mind and actions are the finest cosmetics, the best healthcare, and the most effective protection.海濤法師 Master Hai Tao 英譯:Phoebe / Narration by Phoebe L秒拍视频 .

修行不是難不難,而是你有沒有心去做。 Cultivation is not about ease or difficulty, but whether or not you have the will to go do it. 海濤法師 Master Hai Tao 英譯:Phoebe

時時守護自己的善心,保持自己不造惡,提醒自己要做善良的事、說善良的話。Constantly watch over the kindness in your heart, and keep yourself from doing evil. Remind yourself to do wholesome deeds, and to speak kind words.   海濤法師 L秒拍视频 .

佛教与心理学中的正念思想——采访克里斯托弗.肯.吉莫(O网页链接)
杂志:无论是在佛教还是西方心理学中,在你看来,自我慈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吉莫:一些佛教修行人担心,“自我”慈悲的概念巧妙地具化了自我,并会导致更大的痛苦。当我们的痛苦很细微时,我认为这担心是对的,但当我们的自我感被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如悲伤、羞耻或绝望所吞噬时,就需要先去救助观察者——情绪的经历者,然后才能关注我们自己的体验。一如我们对深爱的人所做的,给予我们自己相同的温暖和友爱,会减少我们心里的喋喋不休,打开我们的意识,并与他人和世界重新连接起来。
在过去的8年中,相当数量的研究已经表明,自我慈悲是情绪疗愈的核心机制。这是正念的内隐态度[4],但当我们感到痛苦、失败或匮乏时,它有助于明确地实践自我慈悲……收起全文d

【】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6-21 19:50


老虫 发表于 2016-6-21 17:43

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