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6-20 16:03

玄学论坛0620


佛教与心理学中的正念思想——采访克里斯托弗.肯.吉莫(O网页链接)
杂志:无论是在佛教还是西方心理学中,在你看来,自我慈悲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吉莫:一些佛教修行人担心,“自我”慈悲的概念巧妙地具化了自我,并会导致更大的痛苦。当我们的痛苦很细微时,我认为这担心是对的,但当我们的自我感被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如悲伤、羞耻或绝望所吞噬时,就需要先去救助观察者——情绪的经历者,然后才能关注我们自己的体验。一如我们对深爱的人所做的,给予我们自己相同的温暖和友爱,会减少我们心里的喋喋不休,打开我们的意识,并与他人和世界重新连接起来。
在过去的8年中,相当数量的研究已经表明,自我慈悲是情绪疗愈的核心机制。这是正念的内隐态度[4],但当我们感到痛苦、失败或匮乏时,它有助于明确地实践自我慈悲……收起全文d

学佛的人心态要平静。不能处于过度的希求中,如果一个人没有福报,希求越大,最后的失望也会越大。也不能处于过度的担忧中,应该开开心心地生活。当然,所谓开开心心地生活,必须是在行持佛法中度过。
O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的弘法平台。主要传...

一般人念佛不能成就,就是因为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心不静,心不专,念不一。

不要轻易去抓老虎的尾巴,若是抓了就不要轻易放手,不要轻易对他人许下诺言,若是许下了诺言,一定不要失信与人……

今天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 阿弥陀佛 ” 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常称诵念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 终获诸多利益!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佛教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增进人生的真善美,在于懂得永恒的生命。人的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因此,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久长,乃在于对人间能有所贡献、有所利益。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南无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甚深微妙,根本不是我们凡夫以分别心随意揣测,能尽知其殊胜之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修行,无论是普通根器还是上根利智,都可修学净土法门,得真实惠益,所以恒沙世界无量诸佛莫不赞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劝导众生发愿往生。O以楔出楔

【智雅:逆缘也是修行的增上缘】我的逆缘也许对于师兄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可对于曾经的我来说,它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目标,我才有了不断超越的动力,也因此更加坚信,只有坚持努力才有希望。 °【智雅:逆缘也是修行的增上缘】

生起恶念、杂念之时,要像在水面上画图一样,转瞬即逝;生起正念、善念之时,要像在石头上画图一样,历久弥新。

#济群法语# 有些人具备优秀的素质,对社会也有良好的愿望,但因为认识的偏差,他的努力并不能对社会发展带来正面意义,甚至还有不少负面作用,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6-20 17:3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