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论坛0601
「做一个好人」在世间是一个基础,一个孩子有了正直、诚实、尽责等等善良观念之后,再进一步学习文化和知识,就会让他的人生更加有目标,可以用这些知识来服务更多人。——大宝法王噶玛巴《如何籍由利他之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
孩子一定需要学习因果关系。因为孩子们一般都只被教导有关"结果"而已。我们的小孩可能坐在一个大沙发上,他们必须要学习有多少人做出多少贡献、花费多少努力,才制造了这个沙发。有些树被砍了,在世界某个地方有许多一天挣一毛钱的小孩做了这个沙发。这是我们要给小孩非常重要的教育——宗萨钦哲仁波切
重要的是让孩子受普世的教育长大,有善良的心,在每日生活中对动物、人类和任何有情修慈爱。无论何时,孩子看到任何好事发生在他人身上,应该修随喜,并以满他人的愿、成办他们的安乐为目标。——梭巴仁波切
吾愛童子身,蓮花不染塵。
罵之唯解笑,打亦不生瞋。
對境心常定,逢人語自新。
可慨年既長,物欲蔽天真。
——八指頭陀 寄禪和尚
有了孩子,就要发心把这个孩子教育成能够利益众生,对世界没有伤害,这样的话,养孩子也是修行。——大宝法王噶玛巴《修行,修自己的心,用到行为上》(今天六一儿童节,祝孩子们快乐,并拥有一个内心富足、人生具意的未来。噶玛巴千诺)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修行不是要离开社会,跑到深山找个寺院闭关,才有修行,也非衣着破旧,或不要家庭和财富的苦行才算修行。人生在世,哪一样东西不跟国家、社会、家庭、朋友有关系,所以人间佛教行者,在众生身上修,从心地上去学,与佛接心,与佛共愿。
佛说所有一切的“业”,都是由烦恼而产生,如果起了大烦恼,造的业就大,起的烦恼小,所造的业也比较小。——国师嘉察仁波切
常行慈悲心,摧伏憍慢名。
护持清净戒,成就真实智。
应生正念心,得见最胜尊。
奉觐说法师,长养慧命身。
-----大宝积经集联
想要亲近上师或想要疏远上师,全是你自己玩的把戏。它与实际情况无关,只是你自己的幻想而已。上师或道友始终在那儿燃烧,始终是生命之火,跟不跟他玩游戏,任由你选。——秋阳创巴仁波切
并没有真实的好坏,都是因为每个人的分别心、妄念或一种主观的分别去定义这东西是好或不好,因此我们不能因主观意识或妄念分别它是正确的、它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正见若是由于妄念、分别心而产生的,那它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正见,有妄念、分别心时,这一切都是造作的。——噶玛巴《大手印与上师瑜伽》
现今的修行人不管亲近哪一位上师,他们看重的不是上师精通经典或舍弃此生的事业,总是把重点放到上师是否在石头上留下脚印或手印,上师看到过什么本尊,或者是上师有什么神通。 他们总是这样,像这种很小的功德,把它视为是不可思议的大功德。——大宝法王噶玛巴《百段引导文》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太狡猾了,老是想要把最好的给自己,结果反而害了自己。——广定大司徒仁波切《修行之道》
仅仅是听闻所得的了解叫做“干慧”,就是干燥的智慧。只凭听闻,觉得自己已了解了,就用耳闻的知识向别人说法,还能和别人在谈论佛法时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或夸耀自己有什么体悟、觉受或证悟境界,甚至说自己悟境很高了。这些情况都是被世间八法绑住了,心续中并没有真正生出功德来。——堪布卡塔仁波切
【】
拜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