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31 04:32

文化,古人爱才,不吝夸奖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6-5-31 04:32 编辑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且用语每有新意,不落窠臼。来看看古人怎么夸人吧。
八斗之才

三国时的曹操之子曹植,自幼聪慧过人,曾有“七步成诗”之佳话。南北朝时的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推崇备至。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八斗之才”或“才高八斗”。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31 04:32

五步之才

唐开元年间的书生史青,上书唐明皇,说曹植七步方吟成一诗,不算稀奇,自己只需五步就行。
唐明皇以《除夜》为题面试。史青果然厉害,五步之内即“爆”出一首五律,且趣味盎然。后人将才思敏捷之人称为“五步之才”。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31 04:32

扫眉之才

扫眉,即画眉毛。唐代才女薛涛容貌出众,与文人墨客诗书唱和,常令人啧啧称奇。后人将才华卓然的女中文豪,称为“扫眉之才”。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31 04:32

夺席之才

东汉戴凭精通儒家经典。某次朝会上,光武帝命群臣相互考问经书,理屈词穷的将席位让给辩胜者。
戴凭一举夺下五十多个席位,被誉为“解经不穷戴侍中”。后人以“夺席之才”称誉那些学识渊博的雄辩之士。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31 04:32

夺锦之才

唐代武则天游洛阳龙门,令众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东方虬第一个交卷,武则天便将锦袍递给了他。未几,宋之问诗亦成,武则天阅后赞叹不已,便令人将东方虬手中的锦袍夺回,赏于宋之问。
后人用“夺锦之才”或“夺袍之才”,称文采出众之人。如宋代陆游《赠邢刍甫》诗中,便有“割愁何处有并刀,倾座谁能夺锦袍”之句。

醉老虎 发表于 2016-5-31 05:01

:victory::victory::victory: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5-31 05:40

才华横溢。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6-5-31 05:58


天津老知青 发表于 2016-5-31 06:06

邹哥--冬网之才

崔大嘴 发表于 2016-5-31 06:38

山水星 发表于 2016-5-31 08:17

   长了知识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6-5-31 08:19

中华的语言文化就是丰富

透心凉 发表于 2016-5-31 09:02

:victory::victory: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6-5-31 09:39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我心向佛 发表于 2016-5-31 10:10

:victory::victory:

今来 发表于 2016-5-31 11:25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31 0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夺锦之才

唐代武则天游洛阳龙门,令众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东方虬第一个交卷,武则天便将锦袍递给了 ...

:)江山辈有人才出

岸上人 发表于 2016-5-31 11:27

邹哥--冬网之才!

精灵企鹅 发表于 2016-5-31 11:34

:P:victory::victory: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5-31 11:46

古人爱才,今人亦爱财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5-31 14:53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5-31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古人爱才,今人亦爱财

音同义不同,高!谢谢老朋友关注,点评:lol:victory: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古人爱才,不吝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