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论坛0519
通常我们会想:“喔!我是个佛教徒。” 并且自己也是这么地相信。但在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时,我们会看到自身有所转变、自身发生真正的蜕变。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是在自欺欺人,不过是想像、或捏造自己是个佛教徒罢了,并且还因此产生很多的困难与问题。——大宝法王噶玛巴《博林纳寺开示》
【浴佛,浴心】如是,如是,学佛所行,证佛所证。如何纪念佛陀诞生的殊胜日子?参与在天成山举行的浴佛节法会的义工行,去践行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便是最佳的纪念方法之一。 O网页链接
“噶玛巴千诺”是噶玛巴心咒。“噶玛巴”的含义是“行佛陀事业的圣者”;“千诺”的意思是“鉴知”。“噶玛巴千诺”的意思为:大宝法王!您遍知我的心;您知道我心中的痛苦;您知道我心中的哀伤;请您怜悯我、请您慈悲我;请您看护我、请您救助我;恳请您不要遗忘我,恳请您不要舍弃我;请您帮助我。
我们常说师徒关系很重要,到底要如何建立正确的师徒关系呢?就是将上师的教法放在心中,如法地去修持,只要能够依靠心中的上师继续修持,师徒的关联就不会丧失。——大宝法王噶玛巴《胜道宝鬘集》释论
能够安住,本身就是“止”。而保持住觉性,就是“观”。——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单只是相信空性会产生危险,而导致断灭空的见地与行为。因为我们可能会这么想﹕既然每一件事都是空的,那你杀个人或帮个人都没有关系。这不是空性的正见。空性的正见是﹕在绝对的层次上视每一件事的本质为空性﹐但在相对的层次上视因果业力丝毫不爽﹐并且知道如何清晰精准地转化它。——竹庆本乐仁波切
我认为我们都应该谨记林肯总统的一句名言:“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活过多少年,而是如何活过你的有生之年。”——大宝法王噶玛巴《25岁诞辰庆生法会》
【放下我执,感受疾苦】我不是一个施与者,我只是一个无常的感受者。眼前这些众生苦难,是我安住修学的动力,也是打破我执的增上缘。 O网页链接
安乐是自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即回馈同样的善心时,我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坚强,这便是安乐的源泉。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我们平时要凭着正念、正勤、正道来做人处事。透过般若观照,培养自己的耐心、虚心、诚心、赤子心、清净心、慈悲心、宽恕心、欢喜心、平等心、忍辱心、惭愧心、感恩心……,就不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唯有把情绪管理好,我们才能找回心灵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转运靠的不是转物,而是转心,转物不转心就必定消福,转心再转物才能增福。
有的人喜欢胡思乱想,一会儿恨这个,一会儿怨那个。觉得这个人在害自己,那个人在坏自己……这种心胸狭隘、心理变态的人,到哪里都一样。觉得身边没有一个好人,没有一个清净的人,这些都是魔障。心魔不起,外魔不现,心里的魔没有了,外魔也就没有了。经常忆念、祈祷佛菩萨,就可以去除这些魔障哦!
【抄寫 讀誦金剛經 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力】/海濤法師 L秒拍视频 .
如果你不想要痛苦和悲伤,那么要放弃或避免投入恶业中去。如果你仅仅是向佛陀祈祷说,我不想要痛苦和悲伤,那并不足够。我们需要去做什么?我们需要避免造作恶业。当你越来越能够避免和远离恶业时,你的痛苦和悲伤自然而然就会减少。这在佛法修持中是显而易见的。——桑杰年巴仁波切《四无量心的修持》
有些时候我非常忙,每天都要接见很多人,说很多话,这样一天不停的忙下来,如果没有禅定力,到了晚上,会觉得怎么时间一下过去了,事情都消逝了,但自己这一天到底过得有没有意义?会有种空虚感。所以做事要有定力。——大宝法王噶玛巴《龙树亲友书》
当我说,我希望追随佛陀的脚步时,对我来说,关键的重点是:佛陀以他自身的智慧在他自己身上探索生命的意义。他不是从某人写的典籍,或是从任何形式化的教条中去探索,他在自己身上,在他自己的崇高之心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们也都有潜力可以这么做。——大宝法王噶玛巴《崇高之心》
佛陀是把所有一切痛苦和烦恼都统统舍弃之后才成佛的,所以如果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好好去思维、好好去思考,如何往“善”的方向去努力,我们以后也可以像佛陀一般成就佛果。——国师嘉察仁波切
慈悲心就是要实际利益众生,好像放射光明一般。为了放射光芒,我们就有很多修行方式,例如让他人欢喜,利益他人。总之,不仅是存有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的慈悲心而已,而是实际帮助众生离开痛苦,得到快乐,透过身体语言实际的行动,实际和众生结缘。要不然,慈悲也只是空谈。大宝法王《大手印五支证道歌》
每一个人都一个自觉的意识,自觉是一个栋梁之才,那么就会发奋学习,自觉是家庭的顶梁柱,那么就会尽职尽责,自觉是一个文明人,就会克己复礼,自觉是一个佛,那么就会精进勇猛。
当佛陀的法教提及我们必须出离轮回时,指的是出离轮回的迫切性,而不是说我们必须放弃衣、食及其他世间事。重点在于我们不应当对轮回有很深的贪恋和执着。——堪千创古仁波切《三乘佛法心要》
只要你的心放在“现在正在做的这件事”上,就不算浪费生命。如刷牙洗脸这样简单的事,只要你把心放在上面,就是有意义的。但我们的“心”和“正在做的事”经常是分离的,身在,心不在,人生就会沒意义,是真正“浪费”。外在只是助缘,要人生有意义,要从內心去寻找。——大宝法王噶玛巴《龙树亲友书》
【】
我认为我们都应该谨记林肯总统的一句名言:“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活过多少年,而是如何活过你的有生之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