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4-1 15:03

玄学论坛0401


#济群法语# 科技越发达,物质越丰富,人们却越不容易得到满足,越不容易感受幸福。这是我们追求发展所要的结果吗?

你的禅修不应该在下座时就结束,而是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部分,在所行、所言、所思中带出觉知的发展。不要花半个小时安住在寂止中,然后在上班的路上因为交通阻塞而发脾气!——大宝法王噶玛巴(为苏曼噶旺仁波切所著《大手印的止与观》作序)

我们时时保有利他之心,不只会带给别人欢乐,自己也会很快乐。因为一切烦恼痛苦都是根源于自私自利的心态。我们对于看不顺眼、不顺己意、碍到我们的人事物动不动生起瞋心,这不仅影响他人,更会使自己身心受到伤害。当心受瞋火煎熬时,连饭也吃不下。其实自私是许多身心疾病的根源。——咏给明就仁波切

当我们行善的时候,要将一个观念谨记于心,那就是行善时,要像是个乞丐一样。乞丐在一天中只要能讨到一口饭吃,就会感到心满意足,因此就算我们在一日中只做一件善事,也该如此感到欢喜,而不是想着要跟富可敌国者一样,立即做出广大的善行。——大宝法王噶玛巴《大手印了义炬》

生活中要处处寻找笑脸,修行上要时时增上菩提。一个笑对生活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障碍,他都能轻松欢喜的应对。禅宗说触目菩提,一个菩提心具足的人,他眼纵是遇到魔业障碍,也都能转化为菩提妙果。

当我们吃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想想如何以小规模但直接的方法,分享我们的食物与那些饥饿的人。无疑的,一条毛毯或一顿饭并不会消除他们的贫困或结束世界饥饿的问题,但它所培养的态度,能于长远带来效果。——法王《崇高之心》#周五不剩饭# (周五不剩饭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所倡导环保活动之一)

沉陷极大痛苦或不快乐时,我们可能会认为所遇见的人都对自己怀有恶意,此时即使有人请我们在一个怡人地方吃美味大餐,我们不会觉得美味。相反如果我们很快乐,不论什么理由,这时即使在一个不怎么样的地方吃顿普通饭,也会显得很可口。味道好坏不在于餐饭本身,而在于心加诸于它的特质。——波卡仁波切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也不要常常觉得很委屈。不是别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别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供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修持自心,扩展自己分享的心,让自己有勇气成为一切众生的依靠跟守护者。——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释论》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世间上的事,不要认为都很艰难困苦,自己本身要有佛法、信心。能帮助自己,为自己解决问题者,还是自己。「靠山会倒,靠人会老」,不要寄望别人的帮助,人只要有信心,自然就会有力量。

众生每天都在被轮回的假象所愚弄:将无常执着为恒常,将缘起执着为实有,将痛苦执着为快乐,将幻象执着为真实。如果不从这些实执中解脱出来,永远都有过不完的“愚人节”哦!

所谓的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认为空性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因果、没有缘起法则,那么也就落入了极端的断灭论,后果可能会很可怕。——大宝法王噶玛巴《法王教你做菩萨》

修持、读诵〈普贤行愿品〉偈文,有助于我们在此生与来世,能够究竟的去闻、思、修正法,尤其在大乘佛法的教导中,一位菩萨需要修持利他。为了在行持利他的时候没有障碍,并且能圆满的完成利他,〈普贤行愿品〉偈文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

心要如何不执着?就要去了解人的生命意义究竟何在?如果这个人能够真正去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对某一个人的感情,而是让自己的生命有一个更圆满的完成。这种意义在于你能够发挥生命的力量,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帮助,这样才叫做圆满。——大宝法王噶玛巴(对心创会开示)全文:O【大宝法王精粹问答】如何帮助对感情痛苦无法...

#济群法语# 如果带着某种标准看世界,就会有好或不好的分别。如果以平常心看待,那么,所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因缘而生。

你们在教导小孩时,也要有戒律,这不是只有大人该遵守的,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也要去遵守。你们要把这些规范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不需要父母的耳提面命去提醒他们,如此小孩才能有善的行为,而不会被其他小孩影响,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力——大宝法王噶玛巴(对心创会开示)全文:O【大宝法王精粹问答】如何教导培养孩子的伦理...

【】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4-1 15:20

拜读。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4-1 15:33

世间上的事,不要认为都很艰难困苦,自己本身要有佛法、信心。能帮助自己,为自己解决问题者,还是自己。「靠山会倒,靠人会老」,不要寄望别人的帮助,人只要有信心,自然就会有力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