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猴”字来历与“候”有关
说到猴年,首先要说的,就是“猴”字的来历。“猴”这个字,在历史上出现得要比其他生肖晚一些。在有“猴”以前,首先有了等候的“候”字。“候”字右下角是个“矢”字,右上角的部分有点像手搭凉棚在眺望,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人手搭凉棚,眺望着远方等候。那么,为什么“候”字和“猴”有关呢?因为猴子非常机灵,善于在森林中奔跑、跳跃,很难猎获,人们必须要经常眺望,等候,寻找到合适的机会才可以猎获,所以在“候”字的左边加一个反犬旁,意喻这个需要等候,才可以猎获到的动物,这就是“猴”字的来历。《搜神记》里有个故事,说的是楚王在园林中游玩之时,看到一只白猿,他找了很多善于射箭之人射这只白猿,但这只白猿将箭一一打掉,还非常得意地哈哈大笑。楚王就找来了神箭手养由基,白猿才知道害怕告饶。从这个故事里看出猿猴的机灵程度。当然,猿和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不过它们长得都差不多,所以古人并没有对二者做太多的区分。比如李白就曾经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边的猿,其实就是猴。说到猴,其实很难归类。一般过去家里的动物,分为帮助劳作类,比如牛、马、驴,解决人类的劳力问题;还有家养禽、畜类,比如鸡、狗、羊等,但猴并不属于这些类。尽管如此,由于猴的机灵以及它和人类的近缘关系,人们还是非常喜欢猴,把它看作是聪明、伶俐的象征。和其他生肖年相比,猴年虽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猴年去关注猴文化,以及它所在中国历史和习俗中具有的作用。最早在《太平广记》里,有这样一段记录,说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在桐柏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无法动工。大怒之下,大禹把周围山上的各种神灵都召集在一起开会,听说在淮涡有一个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所以大禹就想尽办法让它来治理淮水。可能也是因为它力气大,又有智慧,所以颇得民间认可,觉得它是一个可以治水、能够战胜邪恶的神灵形象。冬晨泳 发表于 2016-2-9 0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猴年吉祥,万事如意,一帆风顺!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猴年大吉!:) 醉老虎 发表于 2016-2-9 05: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好朋友关注,猴年大吉!:) 浪里行 发表于 2016-2-8 2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文解字,学习了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猴年大吉!:) 冬笑 发表于 2016-2-8 2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战胜邪恶的神灵形象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猴年大吉!:) 大道致简 发表于 2016-2-8 1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欣赏,猴年吉祥!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猴年大吉!:) 鱼象鱼 发表于 2016-2-8 19: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猴”字的来历非常有趣,敝人还想起了春联的贴法,如何认上联下联,福字在哪些地方倒贴更好,这些看似平凡 ...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猴年大吉!:):handshake 说文解字,学习了:victory: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602/08/0550123b2n0w0x3n0wn3mh.jpg 猴年吉祥,万事如意,一帆风顺!
战胜邪恶的神灵形象 猴年吉祥,万事如意! 祝猴年吉祥如意,身体健康! 探索真谛543 发表于 2016-2-8 18: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祝猴年吉祥如意,身体健康!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过年好!:) 星星知我心 发表于 2016-2-8 16: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猴年吉祥,万事如意!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过年好!:) 出水芙蓉。 发表于 2016-2-8 14: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好朋友关注,过年好!:) 铁锚 发表于 2016-2-8 1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好朋友关注,过年好!:)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6-2-8 09: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年快乐!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过年好!:) 快活鱼 发表于 2016-2-8 0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猴年大吉,万象更新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过年好!:)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2-8 08: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过年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