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论坛0123
对于自己喜欢的亲友,我们比较容易生起悲心;如果对于不喜欢或者陌生人也能够生起悲心的话,这真可说是大悲心了。——大宝法王噶玛巴《解脱庄严宝论》
不适合的朋友,在此指的是那些会增加你贪、嗔、痴三种负面情绪的人,以及怂恿你去犯下恶业的人。当你和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你的缺点和烦恼只增不减,这显示那些人或许不是真正的朋友。——顶果钦哲仁波切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爱语如阳光,可以把温暖散播十方;爱语如花香,能够把欢喜带给众生。平时与人相处,脸上常露笑容,口中常说爱语的人,其亲切、慈悲,自然可以赢得人缘。所以,「爱语」一句,不但给人欢喜,也是自己最简易的修行。
当你无法生起悲心的时候,自己就要好好想一想,到底自己的悲心是怎麽修的?是不是自己的分别心太强了?总是执著那是敌人、那是亲人,或者不认识的人等等。如果是带著分别心而修,那麽真实的悲心终究是无法生起的。——大宝法王噶玛巴《解脱庄严宝论》
寻找正确的上师需要大量的福德。若无福德,甚至连遇见心灵导师的愿望都不会生起,更遑论能以——正确的发心培养出——清明的能力,来辨别上师是否既纯正又适合自己。找到上师是一回事,有足够的福德不去怀疑自己的选择,并能一直相信他又是另一回事——这需要有海量的福德。——宗萨钦哲仁波切
要想征服自己的妄念,不能靠打压念头,而要靠认识念头。当我们认识到心念在生起的一刹那,当下即灭,各种执著会自动瓦解,各种不忿会烟消云散。这是消除痛苦最强大的武器。
今日1月23,藏历十二月十五,阿弥陀佛节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梵文Amitabha:音译为阿弥陀佛,意译为无量寿佛(长寿佛)无量光佛。值此殊胜日请广行善业。回向、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有情众生安泰吉祥、平安喜乐!祈愿因天灾、人祸及无辜被杀众生命终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心咒】嗡 阿弥 德瓦 舍
这时,我想起导师在法义里说过的话: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人。这一句话刹住了我的报复行为,进入了通过修学佛法养成的惯性调心程序中。 O【慧惟:有佛法就有办法】
悲心没有敌人、没有亲人,也没有陌生人——真实的悲心,是没有偏私的。——大宝法王噶玛巴《解脱庄严宝论》
自私的人是很痛苦的,现在痛苦,将来也会痛苦。人必须要有帮助他人、利益他人之心,这样心量自然就能打开,烦恼自然就会消失。
菩萨善知识若具八相是为圆满。何者为八?一、多闻大乘经典;二、持守菩萨戒律;三、具足修行证悟;四、悲心济众;五、无有畏惧;六、忍耐谦和;七、心离悔戚;八、善于言辞。——冈波巴大师《解脱庄严宝》
如果行持了善业,后来却生起嗔心,千劫累积的善根,也会刹那间毁坏。还有些人会炫耀自己的布施供养,这样也会毁坏善业。记得一切善业都要回向圆满的菩提,就不会被嗔心、傲慢、炫耀等所毁坏。所以,即时回向是很重要的,大家记得要这样思维。——大宝法王噶玛巴(2012年12月噶举祈愿法会)
如果你认为佛法的兴盛,就是僧侣很多、庙很大、法本多,而且有很多新的著作,则不尽然。佛法真正兴盛,是指别解脱戒能持守于外在的层次;菩萨戒的修持能保持于内在的层次;而密乘戒,觉性的掌握能维持于秘密的层次。——广定大司徒仁波切《大宝伏藏》
菩提心的慈爱与大悲必须活生生地在我们心中。因此,光是念诵数百、千遍祈请文,却没有把真义放在心上,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在佛与菩萨面前立下菩提心的誓愿,却不去持守,就等同欺骗他们,没有比这个更严重的过失了。因此,也不要欺骗有情众生,要时时培养菩提心。——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
愤怒是解脱的致命大敌,因为刹那的愤怒能毁掉累劫以来积聚的善业。所以,消除愤怒是菩萨的主要目标之一。努力持守忍辱戒,持诵六字大明咒。正如所谓:“没有比愤怒更大的错误,也没有比忍辱更大的戒律。”——顶果钦哲仁波切
所有宗教的愛心對象,大多只停留在對「人」 的層面上。而具備了「慈悲」的菩薩,他們不僅對人充滿愛心,也對動物甚至對鬼道眾生都充滿了愛心。 ——海濤法師
#济群法语# 真正懂得修行的人,生活才会成为修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只是一场无尽的忙碌,和修行了不相干。【】
自私的人是很痛苦的,现在痛苦,将来也会痛苦。人必须要有帮助他人、利益他人之心,这样心量自然就能打开,烦恼自然就会消失。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