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1-22 14:54

玄学论坛0122


倘若能走上调伏自心的正道,常时守护自心,持守不放逸和守护自心的戒律,便是尽到佛教徒的责任了,这即是身为佛教徒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大宝法王噶玛巴(2002.10.14)

器世间的一切所显,其真实,并非如我们所见的那样。易言之,我们所见的一切,皆是幻相。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相,我們不能否认我们经验到一切相的根源是——我们的心。我们是透过改变这个知觉心的态度,来转化我们所见的一切相。因此,态度和动机是关键,我们持守它、改变它,使它变得更好。——明就仁波切

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就是「持有佛教」,所谓的「持有」,并不是你一手握着铃、一手握着杵这么简单。你要如何来持守佛教呢?就是持守你的心,也就是真正去实际的修持,这个就是佛教,这就叫真实意的佛教。所以我们说我们是持守佛教的人,要有这样的认知。——大宝法王噶玛巴(第29届噶举祈愿法会)

如果想要成功地修持佛法,那么我们的修持就必须贯穿于日常生活当中,不能只是局限于在佛堂内修持的那段时间。在生活中的其他时间,我们也必须持守修持佛法的精髓。在工作和生活的当下,我们就要这么去持守。——大宝法王噶玛巴(2015.9.6)

戒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佛陀根据自己的好恶,硬性制定的律法。当年佛陀通过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为会造成恶性后果,使人远离安乐并障碍解脱。出于悲心,佛陀为大家开示了行为取舍的道理。这就是戒律的由来。制定戒律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灭诸过失。O戒律的由来

#星雲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世间需要包装,但人生不能过度包装;真实、自然就是最好的包装。人要重视里外一如,能做到不用包装也很美丽,不用包装也很有价值,那才是最高的包装文化。

一切法的本性都是通达无碍的,一切福报和机缘都是任运自成的。所谓的“天堂”、“极乐世界”,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自己的心清净了,就是极乐世界;自己的福报到了,就是天堂。

如果遇见快乐、成功繁荣或其他有利的条件,把他们视为梦和幻象,不要执着它们。如果患疾病、被人毁谤或者遭受其他身体、心理上的折磨,不要灰心,反而要重新燃起慈悲心,发愿因自己的痛苦,愿所有众生的痛苦能够烧尽。不管什么状况生起,勿喜勿悲,在不可动摇的宁静中保持自由安适。——顶果钦哲仁波切

古来佛教认为学习赞呗有许多功德: 一能知佛德深远,二体制文之次第, 三令舌根清净,四得胸藏开通, 五则处众不惶,六乃长命无病唱念” O三宝赞

不要依赖外境,否则你的问题永远不会结束。应该将这些外境带入修行,无论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任何你可能遇见的对象都带入禅修中。说到对象,这些快乐、不快乐、正面、负面的都很正常,作为修行人,应该要将这些对象平等的毫无偏颇的都作为你禅修的对境。这样你才能克服种种问题。——桑杰年巴仁波切

我们所积聚的任何福德,若生起傲慢心的话,善果都会被摧毁的,或者说生起很强烈的烦恼,譬如瞋心,也会摧毁我们的善根,就跟没有做是一样的。为了让我们的善不浪费,我们应该将这些善根作回向,也就是回向菩提,也就是回向成就佛果,这是最殊胜​​的回向。——大宝法王噶玛巴(2014.1.15)

【咏给明就仁波切开示:所谓神通】一个行者如果获得了这种能力,应该保守秘密,不应炫耀展现,但无论如何,神通不是最主要的部分。举例来说,很多的魔、鬼都有神通,但是这些神通无法净除恶业,对成就佛果也没有帮助,甚至会在生起神通时更加我慢......(全文见长微博)

【】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22 18:0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