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鱼 发表于 2016-1-18 08:08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8 06:07


  受助学生写给刘盛兰的信旧信件:视学生回信如珍宝刘老装了满满一枕头   有一种奉献,是清贫拾荒助学默默无闻。
  多年来,刘老节衣缩食,穿的衣服、鞋子甚至吃的菜也是从菜市场里捡来的。即便如此,刘老默默无闻的坚持着,他也有自己的“宝贝”,一封封学生来信他视若珍宝,他专门将信件缝进枕头里,装了满满一枕头。
  2014年2月10日晚,“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记者在刘老的身边和他一起观看了电视直播。岁月的风霜在刘老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他坐在轮椅上,目光紧盯电视画面,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多余的话,双手抱着自己的“枕头”。
  刘老用小善汇成大爱,书写了大写的人。翻看孩子们写的成摞的信,对于这位素未谋面便出手相助的陌生人,有的甚至称呼刘老为“刘奶奶”、“刘阿姨”。
  对于被全国人民知晓,刘老还是风轻云淡。犹记得刘老曾说:“我哪有那么大能耐,还感动中国,从小我就没过过好日子,能帮助别人就帮……”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8 06:07

 长镜头:刘老为后人留下平凡至伟的精神殿堂
  有一种力量,是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
  刘老在风烛残年,以九旬高龄俯瞰生命,让每个人对生命肃然起敬。在老人需要社会关注的时候,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探望。还记得那是2014年2月28日,记者再次见到了刘老,坐在床上的刘老还会打听需要帮助的孩子,心思还在帮助贫困学生那里。
  刘老的一生是贫穷的,更是富有的,他是吝啬的,更是慷慨的,他舍弃了很多,但追求的更多。刘老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他平凡生活里有充满能量的梦想,感染着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梦想的力量。
  如今,老人走了,带着他那份已经坚守了近20年的初心。可是,老人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平凡至伟的精神殿堂,为我们留下了前行的力量。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大爱。每听到老人‘感动中国’的颁奖词,都会热泪盈眶,愿老人走好,愿大爱永存人间!”
  “一个平凡的老人,用最纯朴的情怀,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的生命赞歌!向您表达崇高的敬意,愿您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看到老人去世的消息,眼泪夺眶而出,您一路走好,感谢您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
  尾音:悼念刘老
  草根有爱,弱者有善;人皆有爱,人皆有善,让我们共筑大爱。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我有一碗饭,我也给他半碗,刘盛兰辞世:于微时伸援手 拾荒助学书大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