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18:15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6-1-17 08: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气的力量不可估量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18:15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1-17 07: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气不打一处来。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lol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18:16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6-1-17 05: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好朋友关注:)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18:16

醉老虎 发表于 2016-1-17 04: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习了

谢谢好朋友关注,点评:)

冬笑 发表于 2016-1-17 19:01

“气”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力的一种精微的物质

大道致简 发表于 2016-1-17 17:50

学习啦!:):handshake

铁锚 发表于 2016-1-17 13:35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04: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气”有四大作用:第一大作用是推动作用。“气”可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 ...

赞!:):victory:

牛弟的阿哥 发表于 2016-1-17 13:37

上面呼出的就是气,下面放出的就是屁。

快乐海洋 发表于 2016-1-17 14:48

阅读分享好贴

岸上人 发表于 2016-1-17 11:09

气大无穷。

探索真谛543(院长) 发表于 2016-1-17 11:40

人活一口气,没有气就没有命。:time:

醉老虎 发表于 2016-1-17 04:55

学习了:handshake:victory: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6-1-17 05:45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1-17 07:35

气不打一处来。:victory::victory: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04:43

第一类叫元气,这个“元”又写作“原”,道家一般写作“元”。元气来源先天,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气”,是生命的原发性的“气”。在《黄帝内经》也叫真气,即《上古天真论篇》里面所说的“真”,是真阳之气。“天真”说的就是先天的真气、真人之气。真气主要来源于肾脏,肾脏藏元精,元精化真气。道家称它为“先天之气”,也写作“炁”。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有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第二类叫宗气,主要来源于后天呼吸,是呼吸之气,所以是一种心肺之气。肺主管呼吸,主管一身之气。宗气不足则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宗”,相当于祖宗,也是一个根本,但是不如元气更根本。宗气主要聚于胸中,通过呼吸,先灌入于心肺,然后流遍全身。胸中膻中穴,在丹功修炼中此穴又叫“气海”,为集“气”之海,是积聚宗气的地方。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04:43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254/109/2005/130403174.jpg

宗气是一种心肺之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第三类叫营气,主要在血脉里面。营气起营养作用,是一种营养血液、化生血液之气。第四类叫卫气,流行于血脉以外,是身体的一个守卫员,起保卫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第五类叫脏腑之气。中医讲五大功能系统——五脏,我认为五脏就是五种“气”,是五大“气”系统。当然五脏六腑也有形体,但是又高于形体,是五大功能系统、五大能量系统,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就是五类“气”。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23/112/2005/130403708.jpg

脏腑之气即五行——木火土金水(资料图 图源网络)第六类是经络之气。经络是“气”的通道,是“气”走的路线。在我看来,整个经络都是“气”,都是“气化”。经络也是“气”系统,比如说十二经络分出十二个“气”系统,每个“气”系统又包括了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脏腑、皮部、经筋、官窍和相对应的功能,以及各种所属的病症等等,都是“气”。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7 04:43

“气”有四大作用:第一大作用是推动作用。“气”可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30/113/2005/130403970.jpg

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气”的推动(资料图 图源网络)第二大作用是固摄作用。“气”可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推动和固摄要连起来看,“气”不仅推动血,而且能把它固定住,使它不乱走。比如说女子崩漏,收不住了,中医上叫脾不统血,脾气不足了,血乱跑了。“气”的固摄还把内脏固定住,有的胃下垂,就是“气”虚,不能把胃固定住,掉下来了。第三大作用是温煦的作用。“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气”走的地方是温暖的,如果没有“气”的地方就冰凉了。比如身体某处冷,可能就会痛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了说明这个气不通,气通了,就不痛了。一个人阳气足,就是温热的,如果没“气”了,人死了,就一具僵尸,冰凉冰凉的。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116/114/2005/130404311.jpg

缺“气”可能遭邪气入侵(资料图 图源网络)第四个作用是防御的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既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把邪气驱邪出去。除了口鼻,我们身上都有毛孔,这个毛孔叫气门,“气”的大门。外界有清气也有浊气,浊气侵入人体的话,就会生病,而我们体内有一种气,这个气把外气挡住,起到一个防御的作用,这个气叫卫气,是起防御作用的“气”。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6-1-17 08:07

气的力量不可估量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6-1-17 08:09

学习了,谢谢!

快活鱼 发表于 2016-1-17 09:05

好帖学习了,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气”的六类四用 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