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1-12 14:16

玄学论坛0112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人生的自在,不在他求,不在他人赏赐;自在是自我的事情,自我的当下转识成智、转我为人、转苦为乐、转迷为悟,当然就能转束缚的人生为自在的人生!

在菩萨道上,敌人和试图伤害你的人可以是强而有力的助力来源。他们引起会触发愤怒和嗔恨的情境,给予你珍贵的机会来训练自己:用忍辱去转化负面的情绪。在修道上,这种人给予你的恩惠将远胜过任何立意良善的朋友。——顶果钦哲仁波切《你可以更慈悲》

诸事适可而止,不可尽兴,乐极生悲,福极生祸,物极必反。

当你遭逢任何逆境或痛苦时,不但没有一丝恐惧、绝望产生,反将困境转为修心的助力,并且永远有愉悦心灵的助力时,你便获得修心的精随了。当逆境出现时,请愉悦的禅思,并更要学习以愉悦心情,承受所有不同的逆境。——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觉悟之道——大乘修心法》

很多弟子喜欢跑去找上师问卜,请上师“禅观”一下吉凶。其实佛陀2500年前就帮我们卜了一卦,那是最灵最重要的一卦,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最好的供养,就是心中勤修戒定慧三学,要有因果观,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相信的卦。——大宝法王噶玛巴《龙树亲友书》

听闻佛法的功德非常大,不仅可以种下解脱的种子,于闻法的当下也有可能获得解脱。能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听闻佛法,是因为自己无始劫以来累积了善法的因缘。刚开始学佛的人即使还不能完全听懂,带着信心来听也可以积累功德。

通过这样每天观看视频闻思修,我的心很容易安住在法上,提高了坐下的觉知力。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心随境转,但觉知后,我会在座上及时思惟,找出问题的根源,及时修正。这样修学就会慢慢变容易,变轻松了。 O【净觉:殊胜的连续剧】

电脑不如人脑,人脑不如人心。常观自心,会看到更多精彩的节目哦

佛法里主要强调的是智慧。什么叫智慧?就是做事情的时候,理性地做,适当地做,如法地做。这样你心里就不会有任何压力,更不会有任何障碍。

我们要做到能够在最细微的心识上种下善的习气种子。中阴教法说:临终时身体四大次第消融,最后粗的心识将会止息。但是,细微的心识将会延续。因此,如果你决定今生要修持佛法,那就要用心修持,要能够在细微的心识上留下痕迹。敷衍、轻忽的修持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大宝法王噶玛巴《冈波巴四法》

第一次听到“空性”这个词时,你可能会认为这表示“空无”或是一片空白,但事实上,“空性”是在提醒我们:没有任何事物是在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的状态下存在的。所有的一切,都深植于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所构成的某种环境和背景之中,而这些环境和背景本身无止尽地在改变——大宝法王噶玛巴《崇高之心》

「诸法无我」一切现象都是空性的,都是无我的。不过,重点是不要偏废,不要落入两边,不要偏重「空有边」或「实有边」,中文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那洛巴大师也说:“如果你还未证悟空性,还是要谨慎因果。”——大宝法王噶玛巴《菩提道灯论》

只要单纯地观看每一个通过自心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那个有限的自我幻相就会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比较平静、宽广、安详的觉知。——咏给明就仁波切

在本然的状态中,没有恒常,也没有断灭,恒常和断灭都只是概念的安立。当概念安立的迷惑消融时,即是了悟远离造作的真正实相。——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为什么看不见》

我们所要断除的「傲慢」为何会生起?有时其实是基于微不足道的理由,例如生于背景雄厚的家族、学问高深或长相出众等,因为微不足道的理由而生起,却因此阻挡了我们成就的解脱大道,阻碍了我们的修法、让我们的善业无法增长,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傲慢之心,才能渐次进步增长。——噶玛巴《快乐的艺术》

【】

海涛无住 发表于 2016-1-13 09:5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12 15:52

电脑不如人脑,人脑不如人心。常观自心,会看到更多精彩的节目哦

山水游 发表于 2016-1-12 14:51

积累功德、快乐人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