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6-1-3 14:44

玄学论坛0103


我们常常会想把一些很美好的东西自己留着,不想给别人;然后那些还可以、不怎么样的东西,自己比较容易舍得的,就觉得可以给别人。不应存此心态,应该将自己喜欢的、非常美妙的东西供养出去,就算没有真正给出去,但至少心中要有布施供养的心,这才是真正的供养。——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释论

真正在修持佛法时,我们训练的是自己的身、语、意,尤其是在训练我们的心时,我们可能会遇到障碍、遭受困难,感到不开心,甚至会遇到瓶颈,觉得再也走不下去。我们应该期望会发生这些困难和障碍,并且欢喜地接受它,将它转为道用,虽然这并不容易。——大宝法王噶玛巴(2015.9.6菩提行柏林中心开示)

“利他”的确并不容易,有时自己对人微笑,迎来的却是一张臭脸;想给别人一颗糖,别人却视若无睹,让自己很不好意思。那时真会不知该怎么办的。所以说利益他人时,要懂得方便善巧,不要一下子寄望太高,做多少是多少,要量力而为。如此会比较安心,也不会有无力感——大宝法王噶玛巴《佛子行三十七颂》

要生起真实的利他之心并不容易,仅仅是口头上的慈悲没什么用处。当你看到一些无助的人,只是暂时帮助他们一下,并不意味着你拥有菩提心和真正的爱心。真正的觉悟之心特质是,我们能舍弃对自身的贪执。只要还有这种对自身的渴求与喜爱,我们就需将此关爱之情也给予他人,甚至是敌人。——桑杰年巴仁波切

我们应试以渴望证悟成佛为发心,来向往真诚的慷慨布施。不过,我们想要被看成是好人或社团中坚分子的野心,或想要来生更为富欲的希望,经常将它染污了。因此,菩萨对微小而暂时的成就,必须习惯于抗拒其诱惑。——宗萨钦哲仁波切《不是为了快乐》

信仰的执着是出世间的执着,和我们生活中对于世间法的执着是完全不同的,世间法的执着是为了执着而执着的愚痴,最后失去的时候才不得不放弃,信仰的执着是为了放下。

当我们嗔心生起时,就想给别人一点点颜色瞧瞧,有时想要打官司,或想有什么处罚对方的方式;但其实我们都没这么理性,你一生气,首先处罚到的是自己,总是自己先受伤害,简直把自己当敌人,给自己苦头吃。——大宝法王噶玛巴《龙树亲友书》

昨天晚上你应该有做梦吧,你为什么要做它呢?当然,不是你想做,是它自然而然就来了。梦来了,你挡不住;梦什么,你决定不了。你身在梦中,只能随梦境转。做这场人生大梦和昨夜做梦,道理是一样的。什么时候你能做到醒梦一如了,人生这场梦醒来也就有望了。O犹如昨梦

在还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资格自称佛教徒前,还是先做个好人会更为重要。成为好人后要去修持自心,转变思维,让菩提心的思维更好融入自心,让人性更往善良方向迈步,更容易在相续中升起菩提心升起菩萨戒,因此改变自心思维更为重要,否则自认佛教徒的话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大宝法王噶玛巴《三主要道》

不论你现在多么厌恶轮回,追求解脱的决心多强,如果你不皈依上师或三宝,或不向他们祈请,外相的显现是非常诱人的,人心很容易上当,而念头也易于欺骗。因此,即使你在行善,它也容易变成负面的。所以要知道,切断未来恶业之流,没有比皈依更为重要的方法。——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

持有对修法正确的认知,比修法本身更为重要,此即纯正动机。有此动机,远胜于你实际所修之法。——堪布卡塔仁波切

所有内外的混乱都是源自于内心,所以,内在的平静比外在的静处更为重要。因此,各位能够依止静处者,请尽力去依止。若身体无法处在静处,但是至少要在内心找到静处。——大宝法王噶玛巴《法王教你做菩萨》

对我们佛教徒而言,佛陀证悟的圣地菩提迦耶是大家心目中最重要也最殊胜的圣地,来到此地,让我们能感觉与佛陀更为亲近、更能贴近佛陀的智慧、大爱和慈悲,因此在此举行噶举祈愿法会,我们在此地共同低首祈愿,不仅为了自他的利益,更为了在未来能创造出更为美好的世界——大宝法王噶玛巴(法会记者会)

佛陀曾说:“自己即是自己的守护者,守护者不在他处。”自己光明的未来,是自己赠予自己的礼物;我们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看自己如何决定。——法王噶玛巴《菩提道灯论》

初学者在讲到三学之中,戒学更为重要,比方你出现一个想要杀害小虫的杀念,或想要说谎话,那么就不能屈服,马上要将自己的心念定住,将它收回来。或者你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将要进入颠倒行的时候,要尽量控制自己,不让自己进入这些颠倒状,强制将心收回。——大宝法王噶玛巴《解脱庄严宝论》

【传递智慧,启以光明】2016元旦传灯法会圆满举行——“在这充满无明和贪嗔痴的世界,多一盏智慧之灯,就少一分痛苦;多一盏觉悟之灯,就少一分对立;多一盏菩提之灯,就少一分黑暗。愿我们时时点亮心灯,处处传递光明。” O网页链接

我们可以利用慈悲等正面特质做为响应情境的工具,而不是任由烦恼来主导我们的回应,下决心不向烦恼屈服。但这样的决心或誓言我们可能会忘记,因此要定期提醒自己,真的不许生气,这很重要。久而久之,绝不生气的誓言便会愈来愈稳固。——大宝法王噶玛巴(美国《禅修指导》)

【】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6-1-3 14:55

若身体无法处在静处,但是至少要在内心找到静处。受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