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论坛1223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当中,不同的因素与环境,让我们养成了美德与恶习。在这过程中,没有人能始终如一的,坚持处在仅有美德,或只有恶习之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好坏的混合体。您无法透过旁人的一两个行为,就精准的判断他是好或坏。——大宝法王噶玛巴《就在当下》
活在轮回庸碌忙乱的尘嚣中毫不疲倦,却说自己承受不了佛法修持的一丁点儿艰困;能够不断忍受痛苦的经验,却说自己没空花上一个夏天或冬天的时间来享受心灵修持的快乐。那些漠视佛法的人,似乎不想要快乐!——莲师开示《莲师心要建言》
听到一些奇怪的说法,譬如有人会说:解脱唯一的方法,只有净土宗,其它都不是法门。也许有些人想投生净土,但也有人也并不想,想依别的法门而解脱,每个人有不同意愿,并不能要其它众生都跟你一样,连佛陀都不会这么说,我们怎么可以这样呢?——大宝法王噶玛巴(29届噶举祈愿法会)
你的名誉和声望或许传遍一亿个宇宙,但是除非你认证了你不可思议又不可言说的本性,否则那也全只是魔罗企图引诱你而已。因此,去追求那不可名状、不可思议、又不可描绘的本性吧!——莲师开示《莲师心要建言》
“共业”的意思是:许多众生共同积集的类似之业,因而有类似的果报。例如,一切众生所看到的宇宙都是一样的。“别业”意指众生个别所造的业,因此产生各人皆不相同的种种苦乐;各人所造业之不同,也是由于每个人的环境、身体和财产等有所不同。——第一世卡卢仁波切
懂得降伏自心,你的生活就是修行,就是佛法。因此我想说的是,如果心中没有佛法,就算有修行的样子,那也只是表演而已。——大宝法王噶玛巴《冈波巴四法》
酥油灯耀眼,狂风一来就会熄灭;水泡绚丽,手指一触就会破灭。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看似稳固,无常一来就会消逝。这样的见解,若是真正生起来,是不可能不精进的。
能帮助我们调整自己心的方法,就是佛法;而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状况来调整,就是道次第。每个人状况都不同,所以要有道次第来帮助自己,修持才会顺利。——大宝法王噶玛巴《菩提道灯论》
我们选择无明是“自己的选择”。我们选择觉醒也是“自己的选择”。轮回与涅槃纯粹是不同的观点,端视我们选择要如何检视并认定我们的体验。涅槃并不神秘,轮回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你决定要根据过去经验去认定自己是有限、忧虑、脆弱或害怕,你只要了解那是你自己的选择。——咏给明就仁波切
我们是痛苦还是幸福,取决于我们如何去反应外在的事件以及内在的思维。我们判断每件事情并为它们贴上标签,这都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反应。有时候我们的反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毁了自己。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并不了解,内在反应的本身却是因着外在转换不停的环境而变化多端。——大宝法王噶玛巴《就在当下》
根据佛陀的教法,我们有三种看待情绪的方式。在这条修行的道路上,我们将自己视为与我们的情绪作战的勇士。首先我们视情绪为敌人;接着将它视为朋友;最终体悟到情绪即是智慧,它也庄严了我们的道路。行走在这条旅程上的勇士,他们心中的情绪与智慧融合为一。——竹庆本乐仁波切
根据佛法,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主客的一切现象都有它们的因缘,要摧毁某件事物,只有摧毁它特别的因缘才行。果报是特定的现象,能生成或毁灭某种事物的因缘,对于其他事物并不具有同样的效用。例如,水可以灭火,但却能让鸭子快乐。——宗萨钦哲仁波切
有慈悲的爱,是要给他自由,而不是控制,根据他的需要,给予全然的帮助,而不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去占有。“不舍弃”是很好的,但不可以贪爱心互相占有,事情就会开始转变。爱应该是更开放、更多的给予和自由,这样爱和贪着就不会混淆不清。——大宝法王噶玛巴《生活中的佛法》
小乘、大乘和金刚乘是分不开的,这些分别的目的不是要引领修行人走向不同的结果,每个人契合的法门会根据其能力和信心有所不同的,如果你对佛法不够了解,就必须从小乘开始,小乘是基础,绝对不容忽视的,佛陀乃是以随机教化的方式来利益众生,使每个众生都能循序渐进走向开悟之境。——堪布卡塔仁波切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语录》# 是非、善恶、因果明明白白,可惜多少人为了是非,生活不能自在,甚至有人经不起谣言,以自残来表明清白。其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非止于智者,吾人应该做到「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理是非、不传是非、不怕是非。」,「是非」又岂奈我何?
很多人都看过“生命之轮”的唐卡。它画的是一个被阎王衔在嘴里的巨轮,边缘是十二因缘,里面是六道,轮中心有三种动物,公鸡、猪和蛇。每个动物都咬住前面动物的尾巴,组成了内轮。公鸡代表贪婪,蛇代表愤怒,猪代表无明。根据佛教心理学,这三种负面情绪造成了轮回。——丹津.葩默《心湖上的倒影》
四季变换它就是无常的一个『老师』,它在教导我们无常的道理的。那么这就是一个无常的口诀,这可是一个活生生、热腾腾的一个口诀,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所以这样一种活生生、热腾腾的佛法的口诀在哪裡呢?就在各位的生活当中、各种的经验当中。-----大宝法王噶玛巴《生活中的佛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