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5-11-29 16:13

玄学论坛1129


file:///C:/Users/Administrator/Pictures/玄学论坛.JPG
如果心被贪、嗔、痴、忌等情绪所扰,那么就算我们拥有最优渥的物质条件,也永远无法得到持久的快乐。——大宝法王噶玛巴(为苏曼噶旺仁波切所著《大手印的止与观》作序,全文:O【大宝法王最新教言】修持佛法的目的:转化自心状态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为了得到真实的快乐,我们必须转化自己心的状态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这便是修持佛法的目的,而禅修即是达此目的之工具。——大宝法王噶玛巴(为苏曼噶旺仁波切所著《大手印的止与观》作序,全文:O【大宝法王最新教言】修持佛法的目的:转化自心状态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为了真正利益他人,我们必须完善自身,直到也如巴珠仁波切那样,虽然整个生命都与佛法融合,但仍谦逊地表示自己并未证悟。——顶果钦哲仁波切

在我们的生命中,要给物质商品什么样的地位,是由我们每一个人来决定的,这也是决定我们想要如何界定自己的一部分。——大宝法王噶玛巴《崇高之心》

佛陀从未自命为造物主。并非他一手创造了我们的业,又能随手抹除我们的业;他只是教示了各种超脱业的途径、方法。依于业及因果的法则,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命运的决定者。因此,我们要能如经典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来引导自己业的开展方式。——咏给明就仁波切《明心之旅》

我看见大家手中都拿了念珠,如果我问你们为什么拿念珠?你们会说是为了念诵观音菩萨的咒语,我们都知道持观音咒的重要性,也很想去念诵,但只是念咒并不是修行;你一定得修持仁慈的心、悲悯的心和实际地去付出行动关爱一切的众生。——大宝法王噶玛巴《修持佛法,寻获快乐》

“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恶罪”。生生世世,我们因为无明和烦恼,造过的恶业数也数不清,不生起菩提心,即使很精进地修法,也难以清净全部业障。然而,当我们内心真正生起菩提心时,一般的业障会彻底消灭。造过大业的人,比如杀父母等五无间罪,恶业果报成熟堕入地狱一瞬间就能脱离地狱O刹那能灭诸罪障的方法

11月29日(星期日 农历十月十八)#净慧长老生活禅语# 修禅的人打坐是禅生活,诵经是禅生活,为社会大众服务,去掉私心,去掉狭隘的亲情观念,以平等无私的心奉献生命,都是禅生活。【季风书法】禅生活

观察自己利益众生的心是不是真诚的,就要看是否能接受他们对你的嗔恨和伤害。如果你只能接受他的优点、好处,那还是一种贪心,而并非真正的摄受和饶益。

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整个计划的完善、与发心、动机的广大来决定,由于这些差别,才有可能成就大事。所以我们知道重点在于根本的发心。——大宝法王噶玛巴《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如今许多人有这种说法:我现在利益不了他人,等有了钱、地位时再去帮助利益他人。然后拼命去求财求地位,结果造了很多恶业;而所求之钱财和地位都一无所得。其实想得到钱财、地位,最佳途径便是如理护持他人。经云:若以大慈大悲心善于护理自眷众,虽无刻意求财物,彼亦自然能聚集。——洛卓尼玛仁波切

佛陀听说提婆达多(谤佛者)生病后说道:在我心目中,我平等看待提婆达多与我的儿子罗睺罗。我不会因为罗睺罗是我的儿子而贪爱,也不会因提婆达多是我的对手而瞋恨,如果我说的是真实语,提婆达多马上就会康复。佛陀说完,提婆达多病好了。因为慈悲是没有敌人的——大宝法王噶玛巴《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心所生的虚幻假象,但芸芸众生信以为真,颠倒地将其执为实有,导致各种痛苦此起彼伏。所以,佛陀大慈大悲地告诫我们:“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安逸的日子过久了,我们会很难同理别人的痛苦,因此很难生起悲心。——大宝法王噶玛巴《观音菩萨成就法观修口传》

生命中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恩惠,除了自己之外,我们仍需要依赖外在的人、事、物,因此,我们的快乐也与其他人的安乐有关。然而,我们的习惯“我”和“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并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快乐,反之,快乐的根源是仰赖于真实地去做利益他人的事——大宝法王噶玛巴《2010观音菩萨灌顶》

念诵有不同的方法。有些是一边念诵文字同时观想。另一种方法是先把经文念完,然后全神专注的观修。或者先观想,再念经文。无论哪种重点是:要念出声音。因为光是心中想还不够,加上身体和语言的行为的话,会更有力量。尤其语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念出声音很重要——大宝法王噶玛巴《观音菩萨修持法门》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29 16:46

至仁圣教,至理名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