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论坛1126
佛教手印:“施无畏印”。即佛陀为令众生得安乐无畏,普除一切烦恼怖畏,所施予的手印。相传佛于王舍城时,提婆达多曾惑乱阿闍世王,以计策召佛入城,並放出醉象,欲践踏佛陀。当时佛举起右手舒五指,狂象即被降服,该手印即施无畏印。
可能大家都觉得修行佛法就会很快乐,就会很幸福,就会很成功,或者运气好……等等,所有好的事情都会发生在修行人身上......这样一种想法是不对的,而且因果也不会。我们只是修一个法,因果就会觉得可怜我们,它就收回成命,不可能的!——大宝法王噶玛巴(《离四贪执》:贪图自利非菩萨勇者)
心存感恩,生命会显得更可爱,更美丽;尽力报恩,生活会显得更有意义,更有活力。祝感恩节快乐!
「大乘」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的勇气,因此需要一步一步的去训练、去修持,才能让这种无畏的精神能步步高升,我们去修持大乘的话,并不是说,喔,我是大乘修行者,我只修持大乘,而去排斥小乘等其它乘,并非如此。——大宝法王噶玛巴《快乐的艺术》
当你能觉察不确定性,确信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这特质能增强你的能力,不论在工作、作战、组织家庭或享受爱和情感关系。你将学会运用遍在的觉性和预见的能力——宗萨钦哲仁波切
不断地修习皈依,就是让法与生命建立连接,产生作用。否则佛法再好,与自身又有何关系呢?面对无始以来的惑业苦,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就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世间一切如梦幻泡影,早晚要正视生命的究竟意义和归宿。 O【善宇:皈依共修,生命之泉】
情绪生起时,我们要以开放、接纳和无畏的心量去面对它们,这样的心量具有极大的威力,能让我们了悟和体验真正的虔敬心。有时,认知情绪的有益面并承认它们的力量和潜能也是很必要的。如此它们才能对我们有所助益;一昧指控或责怪自己的情绪是很不公平的。——竹庆本乐仁波切
世间暂时的快乐,就像是鱼饵一样,这只是看上去很完美的一个谎言。——大宝法王噶玛巴《百段引导文》
大家去寺庙看香炉上有“戒定真香”的字样,戒律清净,身心寂静,自然会有妙香发应,身上自然是香的。O身心寂静,身上自然是香的
11月26日(星期四 六斋日 农历十月十五)#净慧长老生活禅语# 我们的生命不要在无谓的纷争中浪费和消耗掉。浪费生命是最大的浪费。
修行就是修智慧。怎么观察自己有没有智慧?遇到对境时,不像以前那样烦恼了;发生事情时,知道冷静下来再去处理;面对问题时,能够换角度去思维。能做到这样,说明你有智慧了。
佛性,此能净除一切暂时的污垢或遮障的潜能,是一切众生心中的精髓,而佛性的主要特质便是悲心本身。——大宝法王噶玛巴《爱的六字真言》
生而为人,我们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我们可以随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善行和恶行之间做选择。这点给予我们的行为很大的力量。但是除非我们已经了解所享有珍贵人身的这个潜能,并且找到方法去开发这个潜能,否则我们无法主宰我们的业力。——第一世卡卢仁波切
噶玛巴具足阿弥陀佛的大愿,具足观音菩萨的悲心,具足大势至菩萨的威猛。“噶玛巴千诺”五字圣号是总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行佛陀事业者功德的圣号。当今住世的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是 “噶玛巴千诺”圣号的“加持之主”,他时时刻刻都以无尽的悲心加持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东宝仲巴仁波切
在禅修中真正能让你忙碌的心安住的方法,就是放下所有关于我们念头的想法。当我们念头来来去去时,我们可以就单纯的放松。越放松,我们越能看见心的宽广,清醒的特质,这是被我们或多或少忽略的。当我们看见这个,我们就看见佛陀所说的我们都具有的”觉醒的潜能”。——竹庆本乐仁波切
佛陀提出的方法:单纯的看着各种的念头、情绪等等都是自心无限潜能的各种展现。换句话说,就是用「心」看着「心」。在佛教传统中,这就是「禅修」的基本定义。我们之前提到,禅修的藏文是「巩」(gom),意思是「逐渐熟悉」。我们透过禅修,逐渐熟悉自己的心。——咏给明就仁波切《你是幸运的》
不要挑剔别人的缺点。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有许多的潜能和优点,可是,我们也有许多缺点。然而,去挖掘别人的错误,对于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当我们透过自己不净的心,总是去看他人缺点时,我们反而会伤害自己。——广定大司徒仁波切《根道果》
事事平常定生法喜,如如不动即有深禅。
随着各种实验,人们了解到动物有和我们相同的美丑、苦乐的感知能力。我们应该珍惜、尊重每一个生命,具备开阔的道德观,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关爱其它生命,帮助他们离苦得乐。如果将这充满潜能的暇满人身,狭隘、偏私的用在自己和少数亲人或朋友的利益上,实在很可惜。——大宝法王噶玛巴《胜道宝鬘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5-11-26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