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5-11-24 14:46

玄学论坛1124



无论你对来生有没有真正的很确定的信心,但是如果你有这样的修行——就是为了长远的目标,或者永久的快乐,我觉得你可以算是一个修行人。所以我觉得能不能成为一个修行人,要看修行的动机,或者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我们在修行。——大宝法王噶玛巴(《离四贪执》:贪执此生并非修行人)

「贪执此生」的意思是什么呢?按照佛经、或祖师的口诀来说的话,意思是说:“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我们应该不只是为了一些暂时的快乐利益而修行,这个比较重要,不是为了暂时的快乐、成功而修行。——大宝法王噶玛巴(《离四贪执》:贪执此生并非修行人)

我们是为了能够得到真正的、心上的这样一种快乐,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目标,要这样来修行的话,才算是一个修行人。——大宝法王噶玛巴(《离四贪执》:贪执此生并非修行人)

不能只有慈悲心或只有虔敬心,必须结合两者,这样才是一种平衡的修持。若是你的慈悲心不具备虔敬心,那你就有变得骄慢的危险,你会看低每一个人。有慈悲心是非常好的事,但是你把自己放在众人之上,你看轻所有其它人,这样就不好了。所以,应该要具备慈悲心,但却不要掺杂着我执。——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禅修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很重要的。人们认为禅修很复杂,这并不是事实。当然,禅修有许多的阶段和层次,但所有禅修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方法,其实只是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果心不平静,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为什么会变得复杂?因为心不平静,所以也因此,心将被染污所占据。——广定大司徒仁波切

在佛教的教导中,会说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的「救怙」。这提醒了我们,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去指引自己的行为,去认出真正有益的道路在哪里。——大宝法王噶玛巴《崇高之心》

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言行,起心动念间有多少贪心、邪见?平日里有意无意地又制造了多少伤害?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多少不与取的行为?言谈之中又有多少妄言绮语?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做得不错,恶业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这完全是在未经观察时作出的结论。O我们真的需要忏悔吗?

11月24日(星期二 农历十月十三)#净慧长老生活禅语# 佛教讲持戒、讲因果,也就是儒家讲的慎独,不管是在大众之中还是个人独处一室,都要老老实实地管住自己,管住每一刻的起心动念。

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学佛,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佛。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轻视他人。

你的心和身体只是暂时地在一起——心如同一个过客,身体如同一间旅馆,过客只会短暂停留在旅馆之中。一旦你真正了解这一点,你凡俗野心看似真实的真实性将会消失。你将了解到,对于现在和未来而言,修持佛法是真正充满意义的事情。——顶果钦哲仁波切

无明的作用是什么?它可以说就是蒙盖住、蒙蔽住我们对过去或对来世的了知与认识。而在现在来说,无明的作用是,它总是让我们看不到事物真实的状况,甚至让我们把假的、不真实的当作是真实来看待。——嘉察仁波切

果尊巴大师说,不论修持什么法,我不会仅停留在了知上,我会先去修持最难的法,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我都会去克服万难去实践与修持。我并非只是以一种希求心或者一种愿心,我是真实的落实到自己行为上去修持的。——大宝法王噶玛巴《百段引导文》

痛苦时想起佛法,不算真实;幸福时想起佛法,那才是真实的。——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

就算我们只有一块钱,但是我们都应该带着真诚的心来上供下施。总之,布施也是一种心的锻炼,是在修持自己的心,佛陀并不缺乏衣食,因此我们供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修持自心,扩大开展自己愿意布施和分享的心,要让自己有勇气成为一切众生的依靠跟守护者。——大宝法王噶玛巴《普贤行愿品》释论

我们必须了解,唯有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对修行的热诚才能引领我们解脱痛苦。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让我们出离轮回。对佛法生起深信不疑的心後,就必须以全然真诚的虔信和极大的毅力不断去实修。——堪布卡塔仁波切《证悟的女性》

当你说话时,必须不贪不嗔;以温柔的语调和适当的长度,轻松、切题、清晰而愉快地说。当你看人时,必须以真诚而慈爱的眼睛看,并且观想:依靠这位仁慈的人,我将大彻大悟。——寂天菩萨



我心向佛 发表于 2015-11-25 08:29

:victory::victory:

鱼象鱼 发表于 2015-11-24 17:31

铁锚 发表于 2015-11-24 18:30

:):victory:

冬晨泳 发表于 2015-11-24 19:26


山水游 发表于 2015-11-24 15:27

欣赏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24 14:5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玄学论坛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