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11 14:30

四元柱 发表于 2015-11-11 0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好朋友关注:)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11 14:30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5-11-11 06: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好朋友关注:)

岸上人 发表于 2015-11-11 15:24

佩服,赞一个

任春海 发表于 2015-11-11 10:57

发明无处不在,渔民能造两栖三轮摩托车,赞一个!

邺风洹波 发表于 2015-11-11 11:03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威海杆哥 发表于 2015-11-11 11:26

草根发明家

巫山云 发表于 2015-11-11 11:34

创造的智慧来自劳动。

沈阳-天路 发表于 2015-11-11 06:06


四元柱 发表于 2015-11-11 06:16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山水游 发表于 2015-11-11 08:27

智慧是不断的改造再发明。

快活鱼 发表于 2015-11-11 08:40

佩服,赞一个。可以申请专利

透心凉 发表于 2015-11-11 09:51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冬晨泳 发表于 2015-11-11 10:06


合肥冬泳 发表于 2015-11-11 07:39

赞一个!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11 05:25

http://img1.gtimg.com/14/1422/142204/14220407_1200x1000_0.jpg

“两栖三轮摩托车”的主人也是发明人张洪奎,是青岛市黄岛区顾家岛村的一名地地道道的渔民,今年43岁,从事打渔20多年了,他的爱动脑筋琢磨事儿,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图为渔民张洪奎创新发明的“两栖三轮摩托车”停放在码头一角。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11 05:25

http://img1.gtimg.com/14/1422/142204/14220412_1200x1000_0.jpg

这新式运输工具的发明,缘于四年前张洪奎的一次累极了的不甘心。2011年夏天,张洪奎和其它渔民出海归来时,因为船大水浅无法靠岸,捕回来的鱼都要靠小渔船运到岸边,再用三轮车或人力运到指定地点,费时又费力,本已十分辛苦的渔民又被这番折腾累得精疲力竭。那时张洪奎就在心里萌生了一种念头,能不能发明一种既能在陆地上跑又能在海里当船用的运输工具?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没有一丁点儿机械知识的张洪奎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小发明,且一投入便是两年多。图为两栖三轮摩托车入水瞬间。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11 05:25

http://img1.gtimg.com/14/1422/142204/14220408_1200x1000_0.jpg

发明创造,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上加难,期间他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历过妻子家人的泼冷水不赞同,甚至知情的渔民们都认为他这是不务正业,一度他还因为这样那样的瓶颈问题陷入两难境地。最终他用时两年多花了近2万元,于2013年秋天设计制造出了这部“两栖三轮摩托车”。图为张洪奎驾驶他的两栖三轮摩托车进进出出这片海域。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11 05:25

http://img1.gtimg.com/14/1422/142204/14220411_1200x1000_0.jpg

这款发明最让张洪奎引以为豪的是,水陆两栖只靠一台发动机即可制动,而且水陆切换非常流畅,动力足,浮力稳定,只要会驾驶三轮摩托,驾驶这款车就没问题。车的材质自重0.75吨,载重达一吨,节省了大量劳力和体力。忙完自家的渔活儿,还可以帮周围渔民忙活计或者应应急,非常快捷便利。






汇泉湾泳客 发表于 2015-11-11 05:25

http://img1.gtimg.com/14/1422/142204/14220409_1200x1000_0.jpg

当问及这款发明是否青岛西海岸的唯一,张洪奎不无自豪地说:“不用说在青岛西海岸是唯一的,就算是在山东省,这种外观和结构的,恐怕也是第一个。”他也因此被当地渔民亲切地冠以“渔民发明家”的美称。图为“渔民发明家”张洪奎正在自家门口修补鱼网。






冬笑 发表于 2015-11-11 20:00

真正的民间高人,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土发明家,青岛渔民两年发明两栖三轮摩托车 仅小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