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话,今有娘子军
本帖最后由 汇泉湾泳客 于 2015-8-26 05:27 编辑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65632.jpg
三军仪仗队女兵将在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首次登场,与男兵一起组建男女混编仪仗护旗方队。回顾历史,从1958年国庆阅兵首次出现女民兵,到1984年女兵方队亮相阅兵队伍,女兵的每次亮相,都会吸引国内外各界的关注,“铿锵玫瑰”也成为阅兵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图为2015年8月14日,北京阅兵村中的女兵。
:)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62861.jpg
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国庆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但队伍中一直没有女兵的身影。1958年国庆阅兵时,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基干民兵方队由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组成,他们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打击过敌人,仅训练了20多天就参加了此次阅兵。图为1958年国庆阅兵中的首都民兵通过天安门广场,其中挎枪的女民兵为首次出现。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51862.jpg
这次阅兵是1949年以来的第10次国庆阅兵,全民皆兵的“战争火药味”和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的“大跃进”气氛都很浓。三轮摩托车方队、成方阵的士兵船形帽最后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但是最特别的还是首次出现的女民兵方队,是新中国阅兵史上的创举。图为1958年国庆阅兵中的女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85384.jpg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式,女民兵队伍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24119.jpg
1984年是建国35周年,中央决定当年在首都举行国庆庆典活动,同时恢复了中断24年的国庆阅兵式,京郊首次出现阅兵村(国家为了阅兵而建设的临时用地,受阅军队在此集中训练)。图为1984年大阅兵前夕的阅兵村中女战士正在严抠细训,一丝不苟的训练中。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84757.jpg
考虑到女兵的特殊情况,阅兵总指挥部特意把第九村用铁栏杆围了起来,备受呵护的女兵被大家称为住进了“熊猫村”。方队所有工作人员,住在远离“熊猫村”几百米外。图为1984年,在北京阅兵村,准备参加国庆阅兵的女民兵们正在互相整装。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73289.jpg
女兵方队是此次受阅方队中的新鲜血液,由当年著名的“白求恩卫生学校”的学员组成。领队是两名女军官,年轻的女兵们头戴大军帽,佩戴红十字袖章,英姿飒爽。受阅后,女兵方队受到邓小平通令嘉奖。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73682.jpg
其中,围绕着这次阅兵的服装还出现了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原本女兵方队设计的身背橘红色药箱造型改用右臂戴红十字臂章替代,脚上穿的单皮鞋因为容易踢掉换成了黑色皮靴。女民兵方队则在服装造型和颜色上与男民兵方队作了调换,由乳白色变成了天蓝色,而且全都戴上了特别的帽子。这样一来,女性刚毅的一面得到充分体现。图为1984年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96517.jpg
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迎来50年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汇入了受阅大军中。女兵方队和女民兵方队则继续在受阅队伍中出场。图为1999年9月,位于北京沙河机场的阅兵村中,女民兵方队正在训练。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87161.jpg
进驻阅兵村后,十几支徒步方队相互之间都在暗中较劲。起初,一些男兵方队并不把女兵放在眼里。但是,在通过天安门的时候,无论男兵女兵,标准只有一个,绝没有性别区分。也就是说,女兵的训练强度丝毫不比男兵弱。图为1999年9月,位于北京沙河机场的阅兵村中,女兵方队正在训练。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36037.jpg此次阅兵在兵种、武器等方面创造了多个阅兵之最。尤其是在武器装备方面,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图为1999年10月1日,女民兵方队接受检阅。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34986.jpg
在整个阅兵典礼进行当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画面之一,就是军中姐妹花率领女兵方队英姿飒爽地走过主席台。来自白求恩军医学院的女兵方队队员身着草绿色西服领上装、深蓝色军裙,脚蹬高腰皮靴,意气风发地走过天安门广场。走在这支女兵方队前面的两位领队是美丽的孪生姐妹,她们一个叫张薇薇,一个叫张莉莉。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19809.jpg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的首次大阅兵,受阅的56个方队寓意我国56个民族团结和谐、万众一心。阅兵参阅要素之全、装备之多、兵种专业之广,都超过以往历次阅兵。图为2009年,女民兵方队在烈日下训练。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39386.jpg
女民兵方队是此次阅兵中唯一没有变化的“娘子军”队伍。她们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其中有国家公务员、企业职工、社会青年和在校大学生。早在1958年,朝阳民兵就曾经承担过第一代领导人检阅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国庆35周年、50周年阅兵中,女民兵方队曾获得“民兵之花”“铿锵玫瑰”的美誉。图为2009年,女民兵方队在训练中。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73526.jpg
在北京奥运会担任颁奖礼仪小姐的张晓菲、赵娜是中华女子学院模特礼仪专业应届毕业生,她俩主动报名参加国庆大阅兵,并在徒步女民兵方队担任领队。图为2009年9月2日,京郊阅兵训练场,张晓菲在休息期间为大家表演“猫步”。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35113.jpg
1984年和1999年两次阅兵中,女兵方队都是统一身着陆军军服,无形中缺失了女性在海军、空军中的角色。此次仿效仪仗方队,分别身着陆海空三军军服,以更好地体现女兵的代表性。因而,以往的女兵方队此次也更名为“三军女兵方队”。图为2009年8月15日,北京沙河阅兵村,训练中的三军女兵方队。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99813.jpg
2009年4月2日,中国空军飞行员队伍中第一次出现了女歼击机飞行员的身影。她们当中,最大的24岁,最小的21岁。由空军首批女战斗机飞行员组成的教练机梯队也在当年的阅兵中首次参加空中受阅,成为“娘子军”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图为训练中的女飞行员。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98798.jpg
2009年10月1日,女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http://img1.gtimg.com/ninja/1/2015/08/ninja144045843736787.jpg
2009年10月1日,三军女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