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4 22:29

京西模式口,探幽翠薇山。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1-24 22:42 编辑


                           在京西石景山区的翠薇山脚下,热闹非凡的模式口大街
   上有一处极其僻静,苍凉的青砖石砌成的歇檐式门楼,这便是
   全国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宦官墓园—— 田义墓。
            田义墓,墓主人,田义,陕西华阴人氏,9岁入宫为宦。
   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深得明万历皇帝赏识。72岁高龄
   的田义,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病陨,万历帝悲痛不已,特赐墓
   地,以示褒掖,以后历代总有十三位宦官,因羡慕田义人品和
   威望,愿追随田义,也葬入田义墓园,已形成现在规模的太监
   墓群。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4 22:48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4 22:51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4 2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5 12:23




                                田   义   墓


      模式口外田义坟,    满园萧瑟无一人。
      寒风扫却坟头土,    御碑享亭绝埃尘。

      生前独享君王宠,    死后石雕美绝伦。
      宦官一生何其苦?    只有地宫问孤魂。

                              —— 2013.   11.   19
      

         

淇天大圣 发表于 2013-11-25 15:47

谢谢,看您的帖子长见识,,,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5 20:28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1-25 20:41 编辑

淇天大圣 发表于 2013-11-25 15:47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看您的帖子长见识,,,



                        感谢淇天大圣,青岛海边大哥的跟帖

      和分享。

          冬日的墓园空无一人,战战兢兢地走进地宫,一盏
    孤灯,两扇阕门。宦官生前虽为奴才,然荣华富贵,专
    权跋扈,直到晚年才倍感世间的空渺与无奈。
            宦官文化不只是中国的专利,中世纪的埃及,希腊
    亦有阉割人行走在宫闱之内,以保证皇权血统的纯正。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5 20:49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1-25 20:50 编辑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5 20:28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淇天大圣,青岛海边大哥的跟帖

      和分享。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6 16:33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1-28 20:45 编辑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5 20:49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模式口历来是京西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人来人往,熙
   熙攘攘。模式口原和磨石口谐音,因为这一带属于第四纪冰川
   山地,石质较软,极富做磨刀石的潜质,以磨刀石作地名也就
   顺理成章了。
            到老舍《骆驼祥子》成书的那个年代,模式口作为国统
   区的模范乡镇,俱有样板模式的效应,索性改作“模式口”这
   个称谓了。
            骆驼祥子被抓了劳工,从京西逃回虎妞家,路过模式口
   顺便“顺”了两匹骆驼,并以此换回一辆崭新的洋车。大概说
   的“模式口”就是此地。
            旧时的模式口一带异常繁华,大大小小总有十几处寺庙
   尼庵聚集在周边。其中有龙泉寺,法海寺,慈善寺,慈祥庵,
   承恩寺,终日香火不断。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8 20:35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1-30 11:37 编辑

淇天大圣 发表于 2013-11-25 15:47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看您的帖子长见识,,,




                                  离开田义墓园,沿着模式口大街,向东溜达,不出
      一公里,便是法海禅寺。山门高高矗立在山腰上,下面是两
      层石阶。向上仰望郁郁葱葱的青松翠柏,把个山门遮掩的严
      严实实。法海寺的镇寺之宝,是那明代的壁画。相传那是法
      海寺建庙初期的杰作,距今已经560多年了。壁画大约有
      236.7平米,分为十大幅,以十方佛众,二十诸天,天龙八部,
      飞天仙女,动物花卉为主要绘画内容。壁画布局严谨,工笔
      重彩,笔法细腻,用色考究,一直被我国美术界认为是佛教
      绘画中的珍品,不亚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瑰宝,能与
      甘肃的莫高窟中的敦煌壁画相媲美。
               其中水月观音绘像,更是姿态端庄,面如水月,构思
      精细,线条流畅,自然,清新,明快。轻披轻纱衣裙,薄若
      蝉翼,轻纱下的手,足,腕肤色温润圆滑,青筋脉络依稀可辨

      令人叹为观止,真是不可多得的稀世艺术妙品。
                  据传,现代画家,范曾未成名前,便猫在法海寺中,
      专事临摹寺中壁画,练就一手“铁丝描”的硬功底,这是后
      话。
                  时值隆冬,来法海寺的游人并不很多,而出到100元
      观看真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花上40元钱看一看高仿的壁
      画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依然不允许拍照,清规戒律条条。就
      是怕人来人往中带来的湿气,氧化,対壁画施加影响。 我只
      能入乡随俗,顺其自然了。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2 19:42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2-2 19:57 编辑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8 20:35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离开田义墓园,沿着模式口大街,向东溜达,不出
      一公 ...




                                             法    海    寺


         法海禅寺法如海,      寺内壁画放光彩。
         神态仙活观音像,      琼花异草智慧柏。

         几经劫难真迹在,      深藏山里五百载。
         魅力闪烁终国宝,      淡淡幽香沁天外。

                                  —— 2013.   11.   24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4 14:21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2-4 14:38 编辑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2 19:42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法    海    寺







                           出法海寺山门,沿潺潺溪流,向西约200米,有一座不
   起眼的小石桥。桥面丈余,名曰:“四柏一孔桥”别看石桥不
   大,但却是受过皇封的“界桥”。
               相传,明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携爱妃同游翠微山。
   漫山柏树长得扭扭歪歪,皆不成材,恰遇溪阻,宪宗曰:“既
   然不成才,何不罚它把轿抬”言罢扬长而去。
               聪明的大臣,极忖朕意拍手说“然也”,众人皆怅然。
   “吾皇所罚,溪边四柏也,甚合圣心乎”,遂以四柏作桥墩。
               帝见桥成,拍手称快“谢天谢地,此渡有意”遂封为
      “界桥”,意即过此桥者上山,即为升入仙境。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7 14:11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2-7 14:24 编辑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4 14:21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出法海寺山门,沿潺潺溪流,向西约200米,有一座不
   起眼的小 ...



                              四 柏 一 孔 桥


   一孔石桥受皇封,    金口玉言自然成。
   四棵柏树将桥抱,    历经几代不放松。

   跨过此桥入仙境,    如幻如痴浮屠升。
   老翁眼花视不见,    满目松柏夕照明。


                  —— 2013.   12.   3


               




         

老大赛利姆 发表于 2013-12-7 14:16

FAN0828 发表于 2013-11-25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淇天大圣,青岛海边大哥的跟帖

      和分享。


         转过来看的清楚。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8 21:05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2-9 19:48 编辑

老大赛利姆 发表于 2013-12-7 14:16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过来看的清楚。




                      感谢老大赛利姆的修正。


          太监的一生是非常苦的,穷人家的孩子,十来岁阉割入宫
    终日与虎为伴,胆战心惊。晚年万念俱灰,无以为盼,只求慧
    根尚存,完璧归赵,不求今生求来世。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14 13:26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2-14 13:45 编辑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8 21:05 http://bbs1.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老大赛利姆的修正。







                                 第四纪冰川遗迹


             在京西翠微山下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处,建有世界上唯
   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的博物馆。
             所谓冰川擦痕,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堪测永定河上源
   引水渠时发现的。经过国内外地质专家鉴定,57年被确定
   为北京市重点文物。该博物馆陈列的详尽的冰川遗物,为
   地质学家李四光所创立的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提供了有
   力的实据。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17 00:04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14 1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四纪冰川遗迹







                     龙泉银杏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17 21:18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7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四 柏 一 孔 桥






                                     永定河上源·,珍珠湖月亮湾。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3-12-17 21:47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17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永定河上源·,珍珠湖月亮湾。




欣赏!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3-12-17 22:10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17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永定河上源·,珍珠湖月亮湾。




范老的旅行記,總是對人文景觀的深刻而透澈的講解,使人看了增加歷史知識。我愛看,欣賞了。

這兩張照片連接的妙...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312/17/000335n7iin7n55k7i5oxx.jpg
http://bbs.china-ws.org/data/attachment/forum/201312/17/000251j2p7wlckj9jpjcrw.jpg

FAN0828 发表于 2013-12-18 14:36

本帖最后由 FAN0828 于 2013-12-18 14:37 编辑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3-12-17 22:10 http://bbs.china-ws.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范老的旅行記,總是對人文景觀的深刻而透澈的講解,使人看了增加歷史知識。我愛看,欣賞了。

這兩張照 ...




                     谢谢白山老人,韩版的欣赏和赞扬。



            发源于山西太行山脉的桑干河,流经河北的怀来进入官
    厅水库, 这就是永定河的上源。流入北京区域后即是永定河,
    当地人叫它九河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大潮推涌出的
    农家院,各自为政,推土垫院,筑坝围堰,自裁河道,形成
    开阔的湖,湾。游船游弋,河水娓蜒,风光旖旎,而处于九
    河下梢的天津卫,只能望水兴叹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京西模式口,探幽翠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