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弟子规
本帖最后由 古月胡 于 2012-1-27 16:32 编辑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解说】《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
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
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讲信
用。
人之根本。
:victory::victory: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说】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
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
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这些事做了之后,还有
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有益
的学问。
:victory: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解说】父母呼唤时,要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
慢吞吞地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
,不要拖延或推辞偷懒。
:victory::victory::victory: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说】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事,受到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
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故事:
鞭打芦花故事中的闵子骞的孝心和孝行,记忆
在我们心中!
另外,孟母断机的故事就是斥责孟子不好好学习
半途而废,就像这被我割断的布一样,什么用处
都没有!
冬则温,夏泽清;
晨则省,昏则定。
【解说】子女侍奉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感到暖和;夏天
要让他们感到凉爽。早晨起来,要先向他们请安问好
;傍晚回来,要向父母报平安。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解说】出行之前不要忘记和父母亲说一声,回来
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通报一下,省得父母为我们担忧;
住的地方一定要居有定所,平安稳定,工作也不要
随意变动,省得父母一时找不到而担心。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说】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要擅自为所欲为而
不禀告父母;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
本分,让父母担心,这就是不孝的行为了。
周处浪子回头
西晋时期有个人名叫周处,人们把他列入“三害”
之一。周处听后就独自一人进入深山老林射死白额
猛虎,杀死了巨蟒,为民除害。后来周处成为一个
很有修养的人。
:victory: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说】东西即使很微小,也不要私自隐藏起来;
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使父母很难过。
陶母封鲊
陶侃是我国东晋是有名的贤臣,他勤奋好学,
而且注重自己品格的修养,这些都与他母亲的教
育分不开。
陶侃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
亲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陶侃长大后,在县里
做了一个小官。
有一次,陶侃将公家的鱼托人送了一些孝敬母
亲。陶母得知鱼的来历后,把鱼封好让人退了回
去,并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你现在的身份不同了,你是国家的
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
政不廉啊!你不能这么做,否则会遭人议论的。”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陶侃,从此,他更加自重
自爱,清廉自守。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解说】父母所喜爱的东西,做子女的都应尽力
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
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
司马光改错
司马光五六岁时,让姐姐帮他把核桃皮剥掉。
姐姐弄不开,就走开了。这时一个仆人走过来,
把核桃放进开水里烫了一烫,用小刀一刮,核桃
壳就掉了。司马光拿着剥掉壳的核桃,正巧被姐
姐看到。姐姐问司马光:“你是怎么剥掉核桃壳
的?”司马光说:“是我自己用手弄掉的。”
姐姐知道弟弟聪明过人,就信以为真。坐在书
房读书的父亲将屋外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他走到屋外,对司马光说:“这核桃是你剥的吗
?”司马光听后,脸红了。父亲要求他把核桃仁
是怎样剥出来的真实情况讲给姐姐听,司马光这
才讲了仆人帮忙的经过。
本帖最后由 天水泳者 于 2012-2-4 13:23 编辑
孔圣之道,人之根本。:victory: :victory: :victory: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解说】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
受到伤害。如果身体受了伤害,会让父母担忧;
如果做了没道德的事,会让父母感到羞辱。
亲我爱,孝何难;
亲恶我,孝方贤。
【解说】如果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这并不是
一件难事;如果父母讨厌我,我却还能用心尽孝,
那才算得上难能可贵。
德才兼备的虞舜
虞舜很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父亲有双目失明
了,因此缺少了父爱和母爱。
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后娘长相难看,
脾气暴躁、凶狠。一年之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叫
作象,父亲很偏心,疼爱后妻和小儿子,对待虞
舜却不冷不热。
虞舜转眼已经二十岁了,成了声名远扬的大孝
子。又过了十年,唐尧帝准备退位让贤,大家一
致都推荐虞舜。于是,尧帝就让自己的儿子和舜
交往,以观察他的处事应变能力;又把两个女儿
嫁给他,来借此观察他的治家的本领。
父母和弟弟看到舜有财产又有美妻,非常忌恨
他。象就鼓动父母,想把他所拥有的据为己有。
有一天,父母叫舜去下井淘井,等舜下到井中后
,父母和弟弟奋力向井中填土,然后准备分割舜
的财产。
就在象得意忘形时,舜却突然站在了象的面前,
这让象很是震惊,极为尴尬。而舜却一点没有生
气,他大度地对象说:“很好,既然这样,你以
后就可以和我一起治理天下了。”象听了哥哥的
话以后,无地自容,夺门而出。原来,舜早在井
中挖了一个大洞。妻子见丈夫活着归来,悲喜交
加。
尧帝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察,认为舜确实有治
理国家的能力,治民有为,于是放心地让位给虞
舜,让他去治理天下万民。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解说】父母过错的时候,做子女的一定要劝说,
让他们改正;劝说的时候,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
要柔顺平和。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解说】如果父母听不进去劝说,那就等他们心情
好时再劝;哪怕最后要哭着苦苦哀求,甚至挨打,
心中也应该毫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解说】当父母有了疾病时,做子女的熬好药后,
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夜晚,都应侍
奉在父母身边,不能随意离开父母的病床。
贤能仁孝的刘恒——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侍奉母亲十分孝顺,有一回,太后
大病了三年。这期间,汉文帝除了处理一些重要
的国事外,几乎把所有心思都用在照料母亲上。
当时,有地位的人吃药时,因为惟恐药里有毒
,所以必须有人先尝,确定没有问题后才端给病
人喝。汉文帝虽然贵为帝王,但是他对自己的母
亲也是一样。太后吃的汤药,每次他都先亲口尝
一尝后才端给母亲喝。
后来,古书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来形容
他对母亲尽孝的程度。意思是说,即使累了,也
不敢闭上眼睛、解开衣服的带子好好儿睡一觉。
可见汉文帝是多么尽心尽力侍奉病中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