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自愿捐献遗体 5年发展超40位捐遗志愿者
本帖最后由 上海人 于 2011-10-7 17:42 编辑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10-07/U244P4T8D3370004F107DT20111007131053.jpg
夫妇俩的捐遗志愿书。
传统观念里,老人们总是希望颐养天年、入土为安。然而在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有这样一对老夫妻,他们打破传统,一起成为了遗体捐献者。2006年至今,还一共发展了四五十位捐遗志愿者。
史慧南是元和街道蠡口社区居民,今年77岁,是苏州市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委员会委员。他早年是吴县评弹团演员,因阑尾炎未愈坚持演出疮发而弃行,转业到蠡口集体商业公司。在商业战线上史老也是兢兢业业直至退休,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年轻时的史慧南先生在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曾手抄《毛选》第五卷全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天,史老在《人民日报》看到一则某开国元老辞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科研事业的消息,顿觉应该学习,萌生了死后捐献遗体的想法。作出决定后,史老便着手做家人的思想工作,详细给老伴讲解捐遗的意义。就这样,老伴同意史慧南捐献遗体,并一起做通了子女们的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史慧南写信与《人民日报》联系,想从中获知关于遗体捐献的手续和部门,却未得到回复,再与各有关部门去信,均无回音。二年后,偶然看到了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的一份捐遗宣传单,他用信件与第二军医大学取得了联系,对方很快就回信并寄来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和协议书,史老庆幸自己的愿望总算实现了。
过了几年,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来信说:“史慧南不是上海市户口不能被接受为遗体捐赠者,原因是如果捐赠遗体者在夏天亡故的话,遗体运输困难。”这事就这样在几年后落空了。同年,史慧南捐献著名评话家胡天如遗物《饮马图》给评弹博物馆,获赠了一本《苏州指南》,在上面看到了苏州红十字会的联系电话。在红十字会帮助下,他正式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2007年金秋,史慧南携夫人杭伏南参加苏州举行的千名老人金婚庆典活动,之后他就开始敦促夫人捐遗了,他跟夫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我都老了,总归要走上这条路的,与其一把火,不如将遗体捐给国家,让它在医学科研和教育上派用场来的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在他的动员下,2008年,其夫人杭伏南在苏州捐遗委签约也成为了苏州市红十字会捐遗志愿者,他们成为相城区第一对捐遗夫妇。
2006年,苏州捐遗委员会正式成立,史慧南也被任为苏州捐遗委员会委员兼任相城区片长。之后史慧南更是积极活动、宣传,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包括家人在内,至今一共发展了四五十位捐遗志愿者。在他的动员下,如今相城区遗体捐献者从原来的五六个,发展到了现在的四五十个。平时史慧南常在蠡口社区举办讲座,传授健身、养生、长寿方法,自制相关资料、音像免费分发给居民。
摘自:2011.10.07. 扬子晚报 薛马义 文/摄 回复 1# 上海人 :victory: :victory::handshake回复 1# 上海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