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记 发表于 2011-7-10 13:04

试谈小叮铛骑行当中深睡的原由

本帖最后由 赵书记 于 2011-7-10 13:08 编辑

从水上公园出发,骑行3000多公里,赴北国边陲漠河。历经千山万水,即将到达目的地漠河,在只差400公里处,小叮铛咣当倒地昏睡过去,仿佛疾驶的列车骤然急刹车,拉大闸(死闸)停止前进。
      是什么原因导致发生这一不幸的事故呢?   1、长途劳累,体力透支;   2、饮食营养跟不上;   3、精神紧张、情绪不佳;   4、快乐指数遭到打压、重挫;   5、气候条件对肌体的影响;   6、环境荒野、空旷、无助;   7、每天如此单调的骑行动作、紧张赶路;   8、假疲劳期过后,又长时间地惯性运动;   9、长时间机械动作,造成大脑指挥中心也在机械地思考事物;   10、机械运动的后果,是意识的模糊、迟钝,最后导致意识的结束。丧失了意识的肌体,动作马上就会停摆,成为植物人。正常人靠的是意识中枢和抑制中枢互相配合,支配我们的行动,一个人在确定完成一项事业和工作后,他就用意识中枢支配大脑和肌体制定出行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如超出个人思维的、体力的承受能力,抑制中枢就会踩刹车,令大脑调整方案,以利于完成计划的初衷。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出生于不同基因的个体,以及后天不同的成长历程,对事物的认知深度和肌体的耐受力也就不同,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家一定要团结、互相帮助,多一份体贴,多一份理解,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健康、快乐的目标。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不失时机顽强地表现自我,以求人们给予公允的评判,追求目标、攀登高峰,是积极向上地表现,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古代有、现代有、永远有。这些例证多多,就不一一例举。小叮铛是英雄,是榜样,时代巾帼别样红,她为水上冬泳争辉!我们要为她庆祝!骑行中深睡是极度危险的,死神的阴影在窥视着,万幸地是没有发生其他事情,胜利返津,否则不可想象。坚强勇敢应该提倡,但科学锻炼也不能忘记,注意:在你还有体力骑行时,你的抑制中枢就已多次向你发出警告,一次一次的瞌睡向你袭来,抑制你的意识中枢变得模糊、迟钝,两条腿在不自觉地做着机械地、惯性的运动,以至瞌睡虫占据整个头脑,头脑戛然一片空白,人体失控,人车成为自由落体,或者像失去惯性的陀螺,滚落路边,很精彩的一幕!你好可爱呦!哈哈!你真了不起,要不是你有一个钢筋铁骨的身体……大家就会为你担心啊!   或许是头脑中产生美妙的幻觉:多日的骑行到达祖国最北的边陲小镇漠河,近在咫尺之遥,虽然劳累但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异地的风光、俄式的房屋、异族人员的出现,他们以敬佩的目光在向我们招手致意,我们心情澎湃加紧步伐,向着胜利加油,再加油!前方边陲小镇漠河彩旗缤纷、人声鼎沸,他们高举鲜花彩带向我们招手,呼唤着:欢迎远道的朋友(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друзья на всем пути)!乌拉!我冲啊冲,браттоварищ丁!第一个冲过终点,像李娜那样胜利倒地,哇塞,好酷!快乐的小叮铛,你帅呆了!记住,发生瞌睡来临、意识模糊、迟钝的时候,应该立即下车休息打个盹,喝水、吃些提神的食品缓解疲劳,打起精神坚持到达,中途目的地再多做休息。睡眠是最重要的休息方式,但睡眠不是解决疲劳的唯一方法,可做其他各种活动进行休息。注意饮食,调整体力,以利再战……
   精神放松,事物看淡;   科学锻炼,相互共勉;   路途览胜,体察民情;   想着快乐,收获幸福。
   挑战自我,是冬泳人的本色,失败算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冬泳人永不言败!!
   词语不当,感谢指正!

海豚大侠 发表于 2011-7-10 14:15

今来 发表于 2011-7-10 14:30

回复 1# 赵书记
安全第一
不要过劳
量力而行
适可而止

悠游乐LASR 发表于 2011-7-10 14:30

珍惜生命。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负责。:handshake:lol

晨泳 发表于 2011-7-10 15:53

赵书记讲得太透彻了!

感激的人 发表于 2011-7-10 16:25

回复 5# 晨泳


   这就是我们冬泳人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我们冬泳人素质体现!这就是老骑行者的经验之道!

天津老黄牛 发表于 2011-7-10 21:33

总结透彻,锻炼旅游,劳逸结合,安全第一,

我是小叮铛 发表于 2011-7-10 23:05

回复 1# 赵书记


       注意:在你还有体力骑行时,你的抑制中枢就已多次向你发出警告,一次一次的瞌睡向你袭来,抑制你的意识中枢变得模糊、迟钝,两条腿在不自觉地做着机械地、惯性的运动,以至瞌睡虫占据整个头脑,头脑戛然一片空白,人体失控,人车成为自由落体,或者像失去惯性的陀螺,滚落路边,很精彩的一幕!
      您的描绘像亲临现场一样。不是滚落路边,是躺在马路中央。很可怕的一幕。要不车少人稀。早成照片啦!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1-7-11 05:01


   骑行老将的经验之谈,谢谢赵书记!骑行锻炼,注意安全!

冰团战友 发表于 2011-7-11 09:53

“一个人在确定完成一项事业和工作后,他就用意识中枢支配大脑和肌体制定出行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如超出个人思维的、体力的承受能力,抑制中枢就会踩刹车,令大脑调整方案,以利于完成计划的初衷。”这段话还没有看懂。谢谢赵书记。

刘万祥 发表于 2011-7-11 10:52

:lol:lol:victory::victory:

水上平平1 发表于 2011-7-11 16:24


刘万祥 发表于 2011-7-11 10:52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赵书记分析的太透彻了,骑行健身,安全第一,我们要总结经验,以力再战,骑行的路还长呢,切记安全。

ljw6 发表于 2011-7-11 22:16

回复赵书记


       注意:在你还有体力骑行时,你的抑制中枢就已多次向你发出警告,一次一次的瞌睡 ...
我是小叮铛 发表于 2011-7-10 23:05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很替你担心的,你给大家提了一个很好的醒。:handshake

ljw6 发表于 2011-7-11 22:18

安全第一!快乐第一!其它次之。

ljw6 发表于 2011-7-11 22:19

科学健身的好文章!雪中送炭啊!:victory:

津沽小泽 发表于 2011-7-12 14:02

回复 1# 赵书记


       经验之谈、安全之谈、应该成为老生常谈!

赵书记 发表于 2011-7-18 11:28

本帖最后由 赵书记 于 2011-7-24 20:21 编辑

回复 10# 冰团战友
       我想行动方案有激进的,有周全的,有保守的,往往人们采取的是积极进取的方式。在实施方案中由于各种原因(对个人来说),激进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造成危害。在这种情况下,抑制中枢要作用于意识中枢放缓进展或者改变方法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方案实施,以达目标。
      兵团作战为克敌制胜,指挥部要预想多种方案,战斗中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能到达胜利的顶峰。
      本文只是按个人的想法编写,所用词语或摆放的位置不尽准确,感谢冰团战友的关注,可将您的观点道来互学互勉,谢谢!

赵书记 发表于 2011-7-18 11:30

本帖最后由 赵书记 于 2011-7-24 20:22 编辑

回复 8# 我是小叮铛
       躺在马路中央真是危险、可怕,还是滚落到路边安全的多。   本想把事情分析的透彻些,让故事生动,引人关注,文中加入戏说成份,把您戏剧化了,这对您的尊严多有冒犯,在这里向您致歉,敬请见谅!

年轻人 发表于 2011-7-18 11:38

回复 8# 我是小叮铛


    壮哉,英雄气概!

老大赛利姆 发表于 2011-7-18 12:12

从水上公园出发,骑行3000多公里,赴北国边陲漠河。历经千山万水,即将到达目的地漠河,在只差400公里处, ...
赵书记 发表于 2011-7-10 13:04 http://bbs.china-ws.org/images/common/back.gif


    这样的文章让人看了挺信服人的,分析透彻。多看几遍不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试谈小叮铛骑行当中深睡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