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伊始,收到网上消息,河南冬泳联盟欲组织一次三门峡黄河洪漂,组织者会员之一冰岩老师特别在野人网站发帖,邀请野人网站的朋友前去参加漂流活动。经过野人俱乐部讨论,一致决定大家可以自发前去体验一下黄河中游,找找感觉。最后愿意去而时间又允许去的一共五人,其中有两位老将。赵姐这次非常想去,但临行前有事,就连打飞的都不可能赶上漂流活动,实在是遗憾。我和高婆婆只能带着赵姐的嘱咐,一定要把两位老将照顾好,要紧密团结在老将的周围,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应该说,南方水系和北方泥沙含量高的河流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但这个区别大到什么程度,不具体下水体验,是没有发言资格的,而黄河上游兰州段,今年初夏时已经有所了解,觉得还行,但是黄河通过了黄土高原,真正变成黄河之后,变成了培育和承载中华文化的母亲河之后,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我却一无所知,也很想知道。所以这次漂流活动,虽然远隔千里,往返30多个小时,在河里的时间也不过3个小时左右,当赵姐说起参加一事时我毫不犹豫就应承了。
火车票不好买,费了不少力,也只能买到西安的卧铺,没办法,只能到西安转车了。
车上,我们五人充满了兴致,天南海北地吹着牛,一直到深夜,卧谈会都还没结束。
到了西安,高婆婆终于表现出一个优秀导游的特质,很快,便决定转K85到三门峡,不出站直接上了列车,竟然还找到座位!
中午11点过,到了三门峡西站。
风极大,气温较低,在进城的1路车上,我的帽子被吹掉了3次!
三门峡市终于到了,下车地点离报道的宾馆不到10分钟路程,我们找了一个当地馆子,准备先体验一下地方的风味小吃。五人坐下来后,直接点了羊肉泡馍,这里面点的规格都只分大小份,卖羊肉泡馍的师傅大概也是一个实诚人,我们这几个人也算大胃口了,泡馍在大碗里却越吃越多,给了我们这些被重庆城面点摊老板奉承惯坏了的胃口一种绝望的感觉,面前这一堆何时才会消退下去?看来不仅仅是漂流不经历就不能成长,胃口也是,被奉承惯了,就会是井底之蛙。
吃饱喝足,身上暖了,这才背着包包,一路走一路问,向报道点,虢风会馆走去,路上我惊讶于当地老百姓的淳朴了!一路上,总是洋溢着和善的目光,温暖的问候,特别是问路的时候,当地人的热情,执着!
虢风会馆很快就到了,在宾馆的大厅,碰见了久闻大名的冰岩,百岁,杨队长,小周等等,也知道了这次活动参加的人员结构和人数,考虑到这次漂流是陌生水域,并且具有一定危险性,还需要照顾好同行的老将,以及一些法律上的问题,我和高婆婆就决定不在大会报道,只是作为此次活动的观察员参加活动。同样,高婆婆很快又搞定了住宿和吃饭问题。
下午2点,按照活动计划,我们由小周陪同,穿过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到达七里铺下水点,参加了回水和激流学习培训,并下水游了一圈,和黄河亲密接触了一回。
黄河的水,泥沙含量确实大,刚游完回水,我就决定需要收流了,老将游老和宴队在我后面,游老搭上回水的进岸水,直接上了岸,我没注意到,被水往中间冲去,拼了几把,我在游老下边十多米处上了岸,宴队紧跟也上了岸。张颖和冰岩一路向下,到太阳渡收流去了。
上了岸,我才知道黄河水的厉害,在水中真的感受不到。
首先水含泥沙重到了能变成腻子的程度,第二泳镜遭不住,视线全被挡,需要不停擦拭,幸好我买的泳镜是外国产品,还比较不容易附着泥浆。
起水点离集合点还有3公里多,身上全是泥浆,穿过草丛像公路走去,短短的200米,留下了一道黄色的小路,黄河的泥浆挨谁沾谁。公路上,小周的车在等着我们几个,把装备中干净的塑料口袋扯出来,垫好,这才坐上去,一直开车到湿地公园的双龙湖,没有自来水,我们直接跳到湖中清洗身上和漂流袋的泥浆。湖水并不干净,但总算是清水。
清洗完了,小周有事先走了,我们四个人慢慢向公园大门走去,准备会齐了张颖再搭出租车回宾馆,在路上,看到张颖和冰岩一行五六个人,满身泥浆地走向双龙湖,招呼了几声,说了我们在前边路口等,又继续前行。
黄河湿地公园的路上走起十分惬意,和风吹拂,绿荫成林,三朋四友,声影婆娑,的确是个休息聚会的好场所。
在一个路口,我们停了下来,也坐在长椅上,讨论晚上的游玩计划,等的差不多,打通了张颖电话,电话那边,他决定作为野人的代表还是去履行报到手续,并交纳相关费用。听到这个消息,我们4个人只好起身出发,继续游玩。
晚上,我们游的很尽兴,先到虢国路吃拉面,再到黄河路吃小吃,并购买明天的食品。
三门峡的生活物价的确很便宜,老百姓的民风也很朴实,街上,在重庆一贯能见到的什么城管,警察,还有什么小偷,强盗,地痞,仿佛都一起蒸发了,让人有了一种来到大同社会的幻觉,甚至有了长住的想法。
晚上8点回到宾馆,漂流活动的参加人员还在餐厅里热烈地讨论着,在旁边站着,听了听路线的介绍,拿了一张图,回住处我们四个人认真研究了一下,讨论出了一个漂流方案,并作出决定,4人结成一个方阵,以老游为中心,慢慢地飘下去,安全第一。
第二天的黎明终于到了,阳光洒在了窗棂上。
按照昨天的计划,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喝着小米粥,仿佛闻到了黄河滩上的青草味。
出乎意料的是,当百岁知道了我们准备坐出租车跟随到下水点时,马上拦住了我们,并决定开车送我们到下水点,本来组织这样一个活动已经够忙的了,我们还是没能给东道主减少麻烦,实在是觉得过意不去。
灵宝后地村是下水点,先310国道向西安方向开30多公里,到了大王镇路口右转,向老城渡口方向,车就在一片黄河老台地的枣园中潜行,两旁枣子已经成熟,一股股清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着。窗外,阳光很好,在枣园中忙碌的老乡全发散着一片古铜色的光芒。
也许,等我们漂流结束上岸时,也会变得能发出古铜色的光芒
车到了渡口的停车坪,这里到河边只有几分钟的步行路程了。
很快,停车坪上满是这次漂流的泳友们了。
心中隐隐有一丝担忧,看着并无多少激流漂流经验却满身散发着狂热激情的泳友们,正在各自爱惜地打理着少得可怜的根本不能称为漂流装备时,我的心仿佛是被金沙江的漩涡揪扯着,隐隐作痛,不由自主,轻轻捶着胸口。
合影,摆姿势,讲话,出发。人流迅速地消失在滚滚的黄色波浪里。张颖先我们四个下水,追寻着大队伍的身影飘然而去。
最后剩我们四个人了,这时一个老乡很好奇地来观看我们的漂流袋,并说着,他们小时候,河里的浪子还要高大一些什么的。记者还没走,听说我们是野人俱乐部的,硬拉着要来照相,几下下来,到水中时已是10点10分了。
黄河水也许如同沙漠的沙丘运动一般,堆积,冲刷,冲刷又堆积,在平直的河面上,很可能每隔3、4百米就会有一群巨浪,这和南方泥沙含量少的河流有明显区别,在黄河,你可以免费冲浪,并且这个浪,你会觉得冲的值,因为它还可以满足你的虚荣心,让你留下一张摆好姿势的伟岸的照片,而在长江,等南方水域,冲浪是白冲,基本上没有到此一游的可能。
我虽没到过沙漠,但也生出幻觉,彷佛我是在沙漠中的游乐车上,摇摆着。
渐渐的我痛苦起来,黄河的水基本上是泥浆,黄河这条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巨龙,与其说是在奔涌向东,不如说是在沙漠上苦苦挣扎,黄河水,就是他身上被沙子榨出的汁液。在黄河上漂流,我的感官的确变得很愚钝,完全没有那些狂热的漂友们的激动,高昂,并不是我的眼镜被黄河水迷糊了,黄河漫步,我更多的是听到了黄河这条苍龙苦苦的呻吟,我的心因为装满了这痛苦,而变得麻木,体会不到他们说的快感了!
很快就是第一个转弯,不知道是否和黄河合为一体还是咋回事,包括穿了重铠甲的老游都能轻轻一拨就可以避开黄河拍在转弯岩壁上激起的巨浪,佯或是我临行前的祷告让菩萨听到了,对我们野人网开一面,对我们这样好?
第二个转弯,高婆婆更是过分,严重犯规,竟然跑过去的,没有游过去。
但是第二个转弯过了,河道和地图以及卫星图都指示应该是一个平直的河道,但实际上都有了极大地改变,竟然有了3-4处明显的弯道,并且在弯道上,也还有声震如雷的巨浪。但这一切毕竟都是是慢动作了,漂流过半时,老将军们竟然要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真是很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气息。而政治学习的枯燥,时间就跑的飞快,很快时钟指向11点半,我们也飘过了电站那个转弯,也就是昨日下水的七里铺转弯。
一路上跑马观花,本来还想看看传说中的漩涡,但也许给忽略掉了吧,还没找到,竟然就该收流了,找不到就算了,跟到老同志直接收吧!还好,七里铺这个回水还在,只要搭到昨天老游的那个进岸水,马上就可上岸。
但不知咋的,老同志竟然不停,还向下边游去,一问,要到太阳渡去收,于是向下游去,正在浪头上,忽见右岸插了2杆红旗,旁边几个穿泳衣的人,还有一个人不停地向我们招手,是乎要我们靠岸。才思考了几秒钟,老同志就已被河水带到下边30多米的地方了,必须和老同志一路,懒得管那个红旗了。
老同志是乎也准备收了,就在红旗下游2公里处,穿过了几个巨浪,河水露出一段向右的水流,搭住这个水流,我和老游高婆婆,宴队长爬上了堤坎。
往返逾千公里,费时费力的黄河漂流终于圆满上岸,这个时候12点半。
每人耗费了3瓶以上的矿泉水粗粗洗了一下,穿好了衣服,在岸边向日葵地里摆姿势,到此一游,高婆婆和向日葵一起笑得那样灿烂,就连老游也装扮成宁采臣状大秀了一场少年狂。
阳光很好,走在林荫道上,并没有觉得热,感觉很舒适,走到苍龙坝准备找出租,但等了半天都没有,真是奇了,1点一刻,路上来了一个骑车的老乡,向他问路,打听出租车的事情,他知道我们今天漂流的事后,非常热心,但也没有办法,怀着愧疚,竟然在原地陪我们站了十多分钟。最后还是高婆婆搭了一个摩托,到外边去喊了出租车。
和张颖通电话,知道他们也是同时上的岸,一切平安,一颗心终于放松下来,并约好晚上9点前到三门峡西客站会合。
我们四人在一个宾馆彻底洗了一通,收拾包包,决定去附近的古玩市场吃川菜,可是只找到一个湘菜馆。
五点,用膳毕,老游提议到三门峡大坝一游,包了一个出租,让他顺便也送我们到车站。
大坝也算雄伟,大坝下一片礁石林立,乱浪涌动,指着1公里远处的乱浪区,老游说,这个地方才有搞头。
我仔细看了一下,黄河涌浪特有的慢动作在这一片浪区终于换成了急速狂飙,在数不清的浪尖,弥漫着从浪尖飞出的细沙,我高叫道,铁砂掌!不能去的。
参观完,车很快就送我们到车站,还能买到半程的卧铺,这时,张颖做公共汽车也拢了,我们买完票,就到旁边的广场烧烤摊上进行上车前的腐败,剩下的是挤火车了。 黄河里的冬泳人http://video.cctv.com//opus/subplay.do?opusid=259949
[ 本帖最后由 百岁 于 2009-9-3 08:35 编辑 ] :handshake :handshake :victory:
转心语清荷
千里“洪漂”谋一笑—记2009三门峡洪漂
2009年8月22日,我和郑州康愉游泳俱乐部一行10人赴三门峡参加2009黄河洪漂,这也是我第一次亲近黄河。早上6点半出发,中午抵达三门峡虢风宾馆,百岁和冰岩在迎接我们。 吃过午饭没顾上午睡,两点十分左右,登车出发与全国各地的泳友,集体乘车前往七里铺试漂,趁着空闲,赶紧又检查了一遍“开漂”需用的装备;救生囊漏不漏气、食物、水少拿为宜、沐浴、急救包装没装等等。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的“黄河洪漂”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也许是人多?还是因为黄河是一条名河?哎呀,反正说不清。试漂只有五公里,还比较顺利。 23日上午8:00,旅游大巴车载着我们从三门峡市虢风宾馆出发,路上河南冬泳联盟的冰岩和三门峡冬泳的杨队在车上再次重复注意事项。车厢里很闹。东南西北、五湖四海来的漂友既豪爽、又幽默,大家讲笑话、唱红歌,真是一路清风一路歌,一腔豪迈一车笑,浪漫极了。因为人不太熟,便闭上眼养神。说实话,为了这次“漂”,我做足了功课。从行囊必备物件的购置、黄河漂游基本知识的咨询,到漂友之间谁强谁弱的了解,我都事无巨细,详记于心。 漂黄河,就我的胆量和能力,应该都没问题。这一点我很自信。可不知为什么,自己总觉得心里有一种潜意识的东西在滋扰我。绝不是惶恐,更不是怯场,,“漂”我虽是第一次,但大江大河见多了,最起码河南河北几个大点的水库,我都领教过。不过如此嘛。可到底为什么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真叫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人在面临巨大刺激前的一种自然本能使然吧? 昨天我睡觉的时候脑海里就划过丝丝类似的感觉。搅得我一夜翻来覆去没睡好。想想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浪漫诗句,又咏诵着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那波澜壮阔的名段,还记起李准写的小说、电影等等关于黄河的一切,真叫我夜不能寐,浮想联翩。 我长这么大,迄今为止真正与黄河的缘分,仅就是坐在火车上经过黄河大桥时倏忽一瞥而已。虽然有浩浩渺渺、西去东来的印象,但更多的记忆是浅水回湾、滩岛沙汀。绝对不是文学家笔下的黄河如“脱缰的野马”“桀骜不驯”“人间悬河”等等夸张的状况。到底黄河的真面目如何?我这一夜也没给自己勒出个准谱。 这样乱七八糟地想着,车子已到达灵宝后帝。这就是我们漂流下水的地方。啊!一带黄河,茫茫苍苍,波涛奔泻,浊浪滔滔。两岸,沃田千顷,绿树连荫。远山,鹰燕翔舞,鸬鸶高遨。眼前,花草连天,蜂蝶翩翩,枣树一眼望不尽边。真得是一幅上好风景画。让人看着心就醉了。啊!大自然的神奇,母亲河的温馨,中华子孙真得要感谢上天如此的恩赐。我真的激动了! 下水的哨子刚吹响,我就急不可耐地跳进滚滚的黄河之中。几十里黄漂就这样开始了。 现在如果有人要问:跳进河水里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我真的回答不好。因为那一刹那间,大家都很张扬,激情奔放到极致,热血沸腾到顶点。大脑里只有一个意识:扑进母亲的怀抱中!享受漂流的惊险、刺激。什么“天下安、黄河清”什么“花园口、蒋介石”什么“人生三味、黄河九曲”等等,都见鬼去了!神经正常的人,根本就不会产生一点这样的概念。我是第一次在黄河上“漂”,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的行为,是胆大?还是鲁莽,总之,我绝对没有一点犹豫地便冲向主流区。那里水急流湍,峰险浪高;耳边似乎听到有人呼喊“小心、小心”,加力凫水的我,那还顾得这些。黄河的泥沙很大,沁到鼻尖、嘴唇边上的气味仿佛甜甜的,一股西北高原黄土坡泥土香味。河水不算深,但人在水中肯定站不稳,因为水浪太大、太急。人在其中只能顺流而下,听之任之。手和脚把握好方向就是了。听漂友说过,漂时最好不要靠近堤岸,怕突然间发生崩岸,劈裂下来的泥土能给人造成危险。为了充分体验“黄漂”的幸福,几次,我在水中试着闭上眼睛,两手平伸,脚蹦直,就这样让身体全凭水流的推力前进。哎呀,真个舒服极了。我比喻这种感觉像座飞机?不!像荡秋千?也不!像玩翘翘板?也不!到底有一种什么我非常熟习可又记不起来的感觉?一时也没想起来。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感觉就是潜意识的“漫漂感”。在儿时,我们结伴在高坡上玩滑雪,蹲在滑板上向坡下冲的感觉就是这样。速度快,速度稳,好玩,心跳肯定要过速,但绝对能满足愉悦享受。在黄河中央滔滔水浪里放漂,的确非常惬意,那个爽,那个忘我,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路漂流一路想心思,完全忘记了与其它漂友的距离感。猛回头,我才发现自己已于漂友之间拉了一段很长的距离。我冲在了最前面。人就奇了怪了,热血撞头的时候,浑身感觉很好,好像身边飞着的都是小天使,身心充满快乐、喜悦。可一旦冷静下来,马上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席卷你的本能。在我知道自己处在队伍最前面的一瞬间,我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念头,漂流前方一定有大的回水窝,别人碰不上,一定是我撞上,因为我在最前面!真后悔,不该盲目冲在头前,冒失!我自艾自怨,加了十二分小心。其实在水中,我始终还是很清醒的。初漂的人,尤其要注意时时避开一处又一处的回水窝,特别是在拐弯处,更要注意不能被水逼到岸边。否则,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麻烦。脑筋里翻腾着这些东西,手和脚的配合发生了不协调,身体失控地偏离主流区。慌乱中,一个浪头打来,连呛了我几口黄沙浊水,那滋味……仓促间,我用眼的余光瞥了一下左侧,一个极大的回水圈急速旋转着,很诱惑地把我向它那边拽……我扑棱打了个寒战,紧急把浑身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拼命加速凫划节奏,挣脱回水强大的吸引力,重新回到主流区域,凭着主流航道强大的冲推惯性,我终于摆脱回水窝的纠缠,箭一样继续向前飞漂。 过去很长一段距离,我还心有余悸,刚才那有惊无险的一幕,固然让我惊魂未定,更是让我百倍提高警惕: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为了平衡我刚才潜意识中产生的多余情绪,我开始努力把漂的速度控制在正常状态。一会儿,所有漂友都上来了,大家齐头并进,劈波斩浪,向漂流的终点冲击。 下午1点半,全部漂友都安全抵达三门峡一号码头,三门峡黄漂活动圆满结束。大家站在黄河岸边,余兴未犹,或吟黄河自创诗,或诵即兴黄河曲,冲天之豪情,肺腑之感慨,人人泥沙裹体、花脸蓬发之滑稽,真让斯地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ttp://bbs.china-ws.org/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bbs.china-ws.org/attachment.php?aid=247314&k=6288748518eee8d9e98cc6f185739829&t=1253023505&noupdate=yes http://bbs.china-ws.org/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http_imgloadCAFXGW5Y.jpg (75.03 KB)
2009-9-15 18:47
“黄漂最是在三峡,船逊我疾迭挂帆。随波逐流漂一笑,随心文笔记斯天。”映着漫天斑斓的午霞,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一号码头。临上车前,我特意灌了一瓶黄河水,包了一把黄河沙,我要带回家,留做纪念。在我寂寞的时候,看看它,我就能重温到漂在黄河中的澎湃激情,我就能想到那众多善良、朴实、勇敢、浪漫的漂友。我就会坚强,我就永远不会孤独!http://bbs.china-ws.org/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bbs.china-ws.org/attachment.php?aid=247315&k=a1ffd683217a712b86d13a772c71db2d&t=1253023505&noupdate=yes http://bbs.china-ws.org/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http_imgloadCA9IBW2A.jpg (77.78 KB)
2009-9-15 18:47
在此感谢百岁,冰岩,扬队,DU寒江雪,小飞狭,蚂蚁,老网,北极熊的周密安排!感谢瘾儿等高手们的保驾护航!感谢老龙王为我们留下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感谢凉爽大姐让我结识了那么多好朋友!感谢所有参与这次黄漂的朋友们!:hug: :hug: :hug:
期待再次: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