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朋友的父亲走了,躲过了初一,也躲过了十五,还是没躲过定数的人生。在清徐中高白一条街上两头搭起了黑色的拱门。吹打的音乐一声比一声高,十八挂马车一路排开,那是女眷乘的马车。家里的小孙子扛着孝棒走在最前头,后面用一根绳子穿起孝子贤孙们。那32人的大轿抬起那让全村都羡慕的辉煌人生,轿夫背着民间艺术团的字样。唱着那听过没听过的各种歌曲,那龙头骄傲的抖动着,十里八街的老乡都被惊动了,跑在街上看媳妇哭了没有,嘴里还念叨着姑娘和媳妇哭起来就是不一样。院子里搭着大棚,十人一桌就开了60桌,刚过了年,大家吃的劲本不大,那清徐的灌肠,肉糕,驴肉,大虾还是让人吃起来没够,那一夹就散架的香酥鸡,流油的烤鸭,那五星级饭店也未必做出这么好吃的口味。大棚下吃饭有点冷,左邻右舍都打开门迎接八方来客。在村里随便找一家进去,老乡都会特热情的招待你,让你喝热水,热炕头上坐。
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前面十辆汽车装满了花圈,跟着穿着绿色衣服的姑娘媳妇抬着鲜花,村里的各路口都会停下吹打着,那领轿的小伙动作特潇洒,一会交城山,一会八婆婆,那久违了的老歌还带点色,把路人都唱的高兴起来。就连不唱歌的虎哥也情不自禁的和了起来,60岁的人听着他们那时代的歌,让他想起那曾经的时代------ 丧事办的如此热闹,如此喧哗,如此丰盛.......,
人的一生正如一场戏,到了最后才是高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