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8 00:04

<P><FONT color=#c43c8d size=6>至今记得母亲去世后,我们护送母亲的遗体回老家的途中,弟弟含泪说过的话。儿女是天上飘的雪花,漂到一个小水洼的就成了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水洼就是父母。这样才成了一个完整温馨的家。当父母离世以后,家便不复存在。兄弟姐妹重又成了飘零的雪花。如今,又看到弟弟写关于家的文章,不禁潸然泪下。弟弟,虽然父母已逝。父母住过的老家、姐姐家却永远会是你的家,咱的家。实际上你也是从心里这么看的。不然,母亲离开我们五年了,你仍象他老人家在世时,常打电话问候,一有机会就想着要回家来呢?亲情割不断。父母的血脉凝聚了我们兄弟姐妹的情源,我们的心会永远在小王家那个砖坯房——哪个小水洼里。</FONT></P>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7 23:42

<FONT size=6>在能对孩子如此耐心细致的教育这一方面,弟弟应该是传承了父亲的家训。父亲虽然不识字,但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他教育孩子的理念是很超前的。他从来不训斥我们,总是在别人面前夸赞我们,这个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很大的自信。父亲还定期召开家庭会,总结各个孩子的表现,提出以后的要求。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让我们不断的进步,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增强了家的凝聚力。直到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在一起,谈论家,怀念二老的时候,家庭会是最亲切的往事之一。父亲在天有灵,定会又在众人面前夸赞其他这个引以为自豪的“愣冲”儿子来。</FONT>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8 00:35

好文章乳品琼浆。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7 23:25

<P><FONT size=3>看到弟弟与泳友们的合影,作为姐姐的我们感到特别的亲切,特别的自豪。弟弟是个豪爽潇洒喜欢交往的人。到哪儿都会给人带来欢快的笑声。这应该是传承了母亲的性格。母亲曾经很为她的这个儿子感到自豪。也很疼爱这个最小的小老儿。弟弟曾经对母亲说过他洗冷水澡的事,母亲恳求弟弟:“孩子,奶给你两块钱,咱去澡堂子里洗,可别为了省这两块钱冻坏了身子。”假如母亲看到这些报道和画片,她一定会从心底高兴,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孩子又长了出息。</FONT></P><br><br>[此帖子已被 guilan883476 在 2008-6-17 23:43:59 编辑过]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9:35

<FONT size=4>父亲的教法远远超前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父亲健在的话已经年过七十)那是个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理念的时代.父亲却一直以赏识的心去看待孩子,他给孩子的评价总是赞语.我们的一言一行在他看来都有值得夸奖的地方.我们是在父亲的赞誉中长大的.</FONT><FONT size=6>自己的孩子最好</FONT><FONT size=4>这是我们家的教子家训。</FONT>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9:20

<P><FONT size=5>父亲眼中的弟弟是个“楞冲”。父亲看对了。弟弟自小独闯世界,只会流汗不知流泪,不能后退只有摸黑,总想尝一尝挑战的滋味。于是他冲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FONT></P>

天瀑 发表于 2008-6-19 19:21

<P>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P><P>&nbsp;</P>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8:58

<FONT color=#3cc43c size=5>愿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吉祥三宝。愿每一个儿女都活泼聪慧。每家的老人都福寿双全。家有儿女就有幸福和希望,家有老人就有财富和安康。</FONT>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9:30

<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此时,伫立在父母的坟前.看着青草笼罩的墓冢.朦胧中,又看到了父亲的笑脸;听到父亲朗朗的笑声.他老人家那赏识的目光正注视着我们,又在历数我们的好.是的,我亲爱的父亲! 您的儿女没有枉费您的良苦用心,没辜负您的厚望,一个个都出落的很优秀.哥嫂已退休,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典范城市威海安度晚年. 他的儿子您的孙子不到而立之年,已是市区电视台新闻部的主任.</FONT>

天瀑 发表于 2008-6-19 19:22

<P>家里有你最爱吃的羊肉饺子!家里有你最可爱的姐姐,姐夫,外甥,外甥女......希望你永远年轻!</P><P>&nbsp;</P>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8:51

<FONT color=#cc338f size=5>家中没有公平公正,它需要的是和谐和睦。子女是爹娘的连心肉,十指连心。血浓于水,最持久最割不断的是血缘情。</FONT>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9:11

<FONT size=5><IMG src="http://www.china-ws.org/BBS/Htmleditor/regular_smile.gif">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常对孩子说:孩子你是最棒的!</FONT>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9:32

<FONT size=4>.您的小儿子,您眼中的那个小善家小楞冲,以自己执着的工作热情优良的业务素质赢得领导青睐,从中行的市分行被选拔到了省行.您的三个女儿在各自的岗位尽职尽责,口碑很好.各家生活幸福,家庭和睦,孩子们健康活泼.如果真的有阴间,您在您的那个世界, 会更有话题夸耀了.为您的儿女骄傲自豪吧!如果真的有阴间,父亲!您也该享享清福了. 不要再那么煞费苦心地教养孩子了.该是儿女报答您二老的时候,您却早已作古,让我们欲孝无门,欲报不达,欲苦无泪.我们只能在心底里怀念您!感激您!效仿您!怀念您的慈爱,感激您的夸赞,效仿您的苦心.</FONT>

天瀑 发表于 2008-6-19 19:17

<P>老舅啊!别忘了德州陵县有一个永远属于你的温暖的家!这里有你最亲的两个人二姐和三姐,别忘了常回家看看!</P><P>&nbsp;</P>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9:03

<FONT size=6>年轻的朋友们:家中的父母健在是一家的福气,趁老人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吧,父母是你一生中不可替代的唯一的最最疼爱牵挂你的人。别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FONT>

guilan883476 发表于 2008-6-19 19:28

<FONT size=4>&nbsp;我们家坐落在村子前街的正中间,出门就是前道.门前常聚一些手艺人.打铁的磨剪子的锔盆锔碗的担货郎......那年头,手艺人苦.他们常自带干粮,忙到饭时在村子里要口水,吃干粮.慈善的母亲不只给他们水喝, 还把人家的干粮拿回家给蒸一蒸,再加几片腌萝卜.这活往往是弟弟津津乐道地去干. 尽管他才七八岁,端一大碗水晃晃悠悠,有时甚至端一碗洒半碗. 父亲还是乐不可支地夸他:"这孩子心眼可好了,从小爱善施人,大了有福气."说得弟弟乐此不疲.&nbsp; 以致弟弟年纪轻轻就心善如佛.如今的弟弟, 在亲戚朋友中俨然一位慈善家.&nbsp; 谁遇上了困难麻烦事,他舍家抛业,废寝忘食,不遗余力地去帮人想法子. 需要力气出力气,需要钱物他自己没有的话,宁肯再为人家去借.(选自姐姐的文章《自己的孩子最好——怀念父亲》)</FONT>

天瀑 发表于 2008-6-19 19:20

<P>当你无助时,当你快乐时,当你成功时,当你失败时。别忘了!还有我们!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祝你天天快乐!</P><P>!</P>

天瀑 发表于 2008-6-18 21:32

<P>老舅啊!舅母,宇子都好吗?我祝你工作顺利!舅母越长越年轻!笑宇天天开心!</P><P>&nbsp;</P><P>&nbsp;</P>

天瀑 发表于 2008-6-18 21:28

<P>我的老舅啊!你还真有法子来!写的很好!不过来!你写作文写得有点太详细太黏糊了!其实抓住重点就行了!最后送给阿宇的话也是和我和岳苹姐姐! </P><P>&nbsp;</P>

天瀑 发表于 2008-6-18 21:34

<P>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P><P>&nbsp;</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给女儿的一封信(关于家的话题)